|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节能型建筑对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11-15页 |
| ·国际能源形势 | 第11-12页 |
| ·我国的能源形势 | 第12-13页 |
| ·中国的建筑节能 | 第13-15页 |
| ·国内建筑保温隔热技术的发展研究 | 第15-19页 |
| ·维护结构的耗能情况 | 第15-16页 |
| ·传统建材——粘土砖的缺点 | 第16页 |
| ·现有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优缺点 | 第16-19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的目的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试验用轻骨料性能 | 第22-26页 |
| ·新型无机保温材料——玻化微珠的特性 | 第22-23页 |
| ·玻化微珠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 | 第23-24页 |
| ·玻化微珠的应用成果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运用正交设计进行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探索性研究 | 第26-41页 |
| ·试验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设计及发展 | 第26-27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27页 |
|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 第28-30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 ·因素的确定 | 第30页 |
| ·试验原材料 | 第30-31页 |
| ·正交试验表 | 第31-32页 |
| ·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第32-35页 |
| ·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指标的极差分析 | 第32-34页 |
| ·以混凝土导热系数为指标的极差分析 | 第34-35页 |
|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 第35-40页 |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28d强度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导热系数方差分析 | 第37-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及容重的测定 | 第41-55页 |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容重的测定 | 第41-43页 |
| ·概述 | 第41-42页 |
| ·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定 | 第43-53页 |
| ·有关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基本理论 | 第43-45页 |
| ·有关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 第45-46页 |
| ·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因素 | 第46-48页 |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试验 | 第48-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有限元分析 | 第55-86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55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 ·模型采用的单元 | 第56-57页 |
| ·结构模型图 | 第57页 |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7页 |
| ·模态分析 | 第57-69页 |
| ·基本理论 | 第57-62页 |
| ·求解方法简介 | 第62-64页 |
| ·模态分析 | 第64-69页 |
| ·谱分析 | 第69-84页 |
| ·基本理论 | 第70-72页 |
| ·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7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