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行旅述论
中文提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 秦汉行旅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 秦汉行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行旅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15-27页 |
一 陆路及水路交通的建设 | 第15-18页 |
二 交通工具的改进和创制 | 第18-22页 |
三 食宿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 第22-27页 |
1、亭传、逆旅等食宿设施的建设 | 第22-25页 |
2、出行规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行旅习俗 | 第27-34页 |
一 “逢吉方行,遇凶则止”——卜行 | 第27-28页 |
二 “丞相为祖道”——祖道 | 第28-30页 |
三 “显父饯之,清酒百壶”——饯饮送别 | 第30-31页 |
四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折柳送别 | 第31页 |
五 赠物、赠言、赋诗 | 第31-32页 |
六 洗尘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秦汉行旅的类型 | 第34-53页 |
一 帝王巡游 | 第34-39页 |
二 游学、游宦、科学考察之游 | 第39-43页 |
三 商旅之游 | 第43-45页 |
四 探险之旅 | 第45-49页 |
1、陆路探险旅行 | 第45-48页 |
2、海路探险旅行 | 第48-49页 |
五 宗教之游 | 第49-51页 |
六 民俗节日游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秦汉行旅的风格及观念的进步 | 第53-59页 |
一 秦汉行旅的风格 | 第53-55页 |
1、以帝王巡游为首的上层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贵族旅行 | 第53-54页 |
2、开拓、进取、征服的行旅风格 | 第54-55页 |
3、功利主义的行旅观 | 第55页 |
二 秦汉行旅观念的进步 | 第55-59页 |
1、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 第56-57页 |
2、愉悦心灵,修身养性 | 第57页 |
3、遁世避俗,宠辱偕忘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秦汉行旅的影响 | 第59-67页 |
一 秦汉行旅与文化的创造 | 第59-61页 |
1、《史记》与司马迁的漫游 | 第59页 |
2、汉赋与旅行 | 第59-60页 |
3、绘画、石刻与旅行 | 第60-61页 |
二 秦汉行旅与山川园林 | 第61-65页 |
1、泰山、嵩山等名山地位的确立 | 第61-63页 |
2、宫苑园林的建设 | 第63-65页 |
三 秦汉行旅与中外文化交流 | 第65-67页 |
第七章 秦汉行旅的局限性 | 第67-70页 |
一 农耕经济和宗法伦理对行旅的限制 | 第67-68页 |
二 封建专制王朝对行旅的限制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