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赔偿研究--以公共环境利益的损害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环境与环境损害赔偿 | 第12-26页 |
一、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 | 第12-14页 |
二、环境损害概述 | 第14-18页 |
三、环境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四、环境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第二部分 国外环境损害赔偿的实践 | 第26-35页 |
一、美国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的实践 | 第26-30页 |
二、欧盟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30-32页 |
三、国际公约中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32-35页 |
第三部分 环境损害的赔偿权利人 | 第35-46页 |
一、国家作为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的确定 | 第36-42页 |
(一) 国家作为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的依据 | 第36-39页 |
(二) 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环境损害索赔权 | 第39-40页 |
(三) 行使环境损害索赔权具体主体的确定 | 第40-42页 |
二、公民个人作为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的确定 | 第42-43页 |
三、环保团体作为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的确定 | 第43-46页 |
第四部分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 | 第46-57页 |
一、确定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一) 限制赔偿原则 | 第46-47页 |
(二) 恢复原状原则 | 第47页 |
二、环境损害赔偿范围 | 第47-57页 |
(一) 环境合理预防性措施的费用 | 第47-49页 |
(二) 环境合理恢复性措施的费用 | 第49-52页 |
(三) 附加费用 | 第52页 |
(四) 环境非使用价值损失 | 第52-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