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8-10页 |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3页 |
·环境评价的产生 | 第10页 |
·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演变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 第12-13页 |
·国内外燃煤电厂运行及污染状况 | 第13-16页 |
·国外状况 | 第13-14页 |
·国内状况 | 第14页 |
·燃煤电厂在我国造成的污染 | 第14-16页 |
·IGCC 电站 | 第16-26页 |
·IGCC 的概念与优点 | 第16-18页 |
·IGCC 在国外状况及发展背景 | 第18-19页 |
·IGCC 在我国发展情况及其重要意义 | 第19-20页 |
·IGCC 系统关键集成技术发展 | 第20-23页 |
·新颖的IGCC 系统 | 第23-26页 |
第二章 IGCC 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6-48页 |
·IGCC 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26-35页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 | 第26-31页 |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方法 | 第31-32页 |
·环境风险评价预测方法 | 第32-34页 |
·专家评价法 | 第34页 |
·公众评价法 | 第34-35页 |
·IGCC 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规范 | 第35-48页 |
·评价依据 | 第35-38页 |
·评价标准 | 第38-42页 |
·环境影响识别及污染因子筛选 | 第42-44页 |
·评价范围 | 第44页 |
·环境保护控制目标 | 第44页 |
·环境保护对象及敏感目标 | 第44-48页 |
第三章 IGCC 电站工程分析 | 第48-64页 |
·工程概况 | 第48-54页 |
·地理位置及项目概况 | 第48页 |
·项目组成 | 第48-51页 |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第51-54页 |
·主要原料消耗及供应 | 第54页 |
·污染物影响分析 | 第54-64页 |
·废气 | 第54-58页 |
·废水 | 第58-61页 |
·废渣/废液 | 第61-62页 |
·噪声 | 第62-64页 |
第四章 IGCC 电站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 第64-103页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第64-78页 |
·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 | 第64-66页 |
·空气质量影响预测结果及评价 | 第66-70页 |
·长期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70-72页 |
·海岸线熏烟对环境的影响 | 第72-73页 |
·无组织排放影响分析 | 第73-75页 |
·非正常工况环境影响评价 | 第75-78页 |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第78-81页 |
·污染源分析 | 第78页 |
·废/污水排放达标论证 | 第78-79页 |
·废水排放可行性 | 第79-81页 |
·噪声影响环境评价 | 第81-84页 |
·噪声源强 | 第81-83页 |
·噪声预测及评价 | 第83-84页 |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评价 | 第84-86页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第84-85页 |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分析 | 第85-86页 |
·生活垃圾 | 第86页 |
·事故中转灰渣场影响评价 | 第86-93页 |
·场址选择符合性分析 | 第87页 |
·设计要求符合性分析 | 第87-88页 |
·贮存量分析 | 第88-89页 |
·扬尘环境影响评价 | 第89-92页 |
·灰池防渗工程 | 第92-93页 |
·环境风险分析 | 第93-99页 |
·重大危险源识别 | 第93-94页 |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 第94页 |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分析 | 第94-95页 |
·合成气泄漏事故影响预测及分析 | 第95-99页 |
·火灾及爆炸产生的伴生/次生影响 | 第99页 |
·总量控制分析 | 第99-101页 |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 第99-100页 |
·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平衡 | 第100页 |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 第100页 |
·滨海新区 SO2 总量削减计划 | 第100-101页 |
·污染防治措施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IGCC 电站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 第103-114页 |
·清洁生产分析 | 第103-109页 |
·IGCC 发电技术的先进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该项目设备选型及工艺先进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该项目设计所采取的节能、节水措施及效果 | 第105-108页 |
·节煤措施 | 第105-106页 |
·节电措施 | 第106页 |
·节水措施 | 第106-108页 |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 第108-109页 |
·循环经济 | 第109-114页 |
·循环经济分析 | 第109-110页 |
·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 | 第110-11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4-116页 |
·评价结论 | 第114页 |
·建议 | 第114-115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附图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