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第10-13页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第10-11页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第11-12页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理论第12-13页
   ·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3-20页
     ·高层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第13-16页
     ·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研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第17-19页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第19-20页
   ·本文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第21-28页
   ·结构的动力特性第21-24页
     ·理论分析法第21-24页
     ·实测和经验公式法第24页
   ·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24-27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基本原理及基本假定第25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实施步骤第25-27页
   ·地震作用的弹性时程分析法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弹性地震反应算例分析第28-44页
   ·计算模型第28-29页
   ·动力特性分析第29-30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第30-38页
     ·不同转换层位置对单个振型地震作用的影响第30-32页
     ·合理振型参与组合数的研究第32-33页
     ·楼层剪力分配第33-36页
     ·框支框架柱轴力分布第36-37页
     ·框支框架柱弯矩分布第37-38页
   ·弹性时程分析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第44-67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简介第44-45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假定和原理第45-46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假定第45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第45-46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 Pushover方法的主要作用第46页
   ·静力弹塑性 Pushover分析的基本步骤第46-66页
     ·结构荷载—位移曲线图的确定第47-54页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能力谱法第54-62页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目标位移法第62-65页
     ·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弹塑性地震反应算例分析第67-83页
   ·计算模型第67-68页
   ·结构模型配筋计算第68页
   ·结构塑性铰定义第68页
   ·侧向荷载确定第68-69页
   ·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第69页
   ·承载力谱法抗震性能评估第69-80页
     ·能力谱曲线第69-70页
     ·单一需求谱法抗震性能评估第70-79页
     ·ATC-40法抗震性能评估第79-80页
   ·目标位移法抗震性能评估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型钢混凝土框支剪力墙静动力分析
下一篇: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与液压系统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