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緒論 | 第11-22页 |
一 本課題的學術背景及研究意義 | 第11-14页 |
二 國内外研究現狀分析 | 第14-19页 |
(一) 國内研究現狀 | 第14-19页 |
(二) 國外研究現狀 | 第19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四、一些概念的使用說明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詩話與小說錯綜關係概述 | 第22-33页 |
一 詩話與小說的錯綜關係 | 第22-29页 |
(一) 目錄學分類上的界定不一 | 第23-25页 |
(二) 詩話在形式、内容上對小說的繼承 | 第25-26页 |
(三) 詩話之"話" | 第26-28页 |
(四) 詩話在小說文獻整理方面的價值 | 第28-29页 |
二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淺析 | 第29-33页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對詩話的影響 | 第33-53页 |
一 魏晉南北朝軼事小說中的诗话 | 第33-46页 |
(一) 《西京雜記》 | 第34-36页 |
(二) 《裴子語林》 | 第36-41页 |
(三) 《博物志》與《古今注》 | 第41-43页 |
(四) 《世說新語》 | 第43-46页 |
二 《世說新語》等魏晉南北朝小說對後代文論的影響 | 第46-53页 |
(一) 開詩話之端 | 第46-47页 |
(二) 由人物品評至文學品評 | 第47-53页 |
第四章 唐五代小說中的"詩話" | 第53-88页 |
一 唐五代小說整體特徵 | 第53-59页 |
二 唐五代軼事小說中"詩話"記載日趨集中的傾向 | 第59-82页 |
(一) 《朝野僉載》《隋唐嘉话》等小說中的"詩話 | 第62-69页 |
(二) 《大唐新語》"文章"之專章 | 第69-72页 |
(三) 《劉賓客嘉話錄》中的詩話 | 第72-75页 |
(四) 《唐摭言》、《北夢瑣言》等小說中的"詩話" | 第75-78页 |
(五) 辨訂類小說中的詩話 | 第78-82页 |
三 志怪小說中的詩話 | 第82-88页 |
第五章 "詩話體"小說及唐五代小說對詩話的影響 | 第88-107页 |
一 "詩話體"小說 | 第88-100页 |
(一) 《抒情集》 | 第88-89页 |
(二) 《本事詩》、《續本事詩》 | 第89-94页 |
(三) 《雲溪友議》 | 第94-100页 |
二 詩話體小說產生的原因及意義 | 第100-102页 |
三 唐五代小說對詩話的影響 | 第102-107页 |
(一) 自由隨意的形式和佳句雋語的賞析 | 第102-103页 |
(二) "存人"、"存詩"傳統 | 第103-105页 |
(三) 小說中的内容被輯爲詩話 | 第105页 |
(四) 詩人逸事和詩句評論爲後代詩話開創話題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唐五代小說影響下的宋代詩話 | 第107-132页 |
一 宋代詩話概說 | 第107-112页 |
二 《六一詩話》 | 第112-117页 |
三 《六一詩話》的繼承者 | 第117-121页 |
四 宋代詩話的新氣象——詩話與小說的不同 | 第121-132页 |
(一) 詩話來源的多樣性 | 第121-122页 |
(二) 敘述視角和敍述側重點的差異 | 第122-125页 |
(三) 詩話對小說内容的繼承與摒棄 | 第125-129页 |
(四) 詩話理論成分漸增及漸趨系統化趨勢 | 第129-132页 |
結論 | 第132-134页 |
致謝 | 第134-135页 |
參考文獻及研究資料 | 第135-140页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論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