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宗教建筑论文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研究(1843-1949)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篇 引言第13-24页
   ·课题背景概述第13-16页
     ·“东方巴黎”——近代上海的迷人魅力第13-15页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第15页
     ·研究近代上海西化的典型“取样标本”——基督教堂第15-16页
     ·西方建筑学在上海传播的最早舞台第16页
   ·课题研究的范围界定第16-19页
     ·教派范围第16-17页
     ·时间范围第17-18页
     ·空间范围第18页
     ·类型范围第18-1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页
   ·文献综述第19-22页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2-23页
   ·论文框架结构图第23-24页
上篇 建筑历史篇第24-159页
 第2章 欧洲基督教和基督教堂发展简史第24-35页
   ·本章简介第24页
   ·欧洲基督教发展简史第24-28页
     ·基督教的起源和早期发展——30-590 AD第25页
     ·中世纪的基督教与教会分裂——590-1517 AD第25-26页
     ·基督教的二次分裂与改教运动时期——1517-1648 AD第26-27页
     ·近现代基督教的发展与多元化运动——1517AD-现在第27-28页
     ·天主教与新教的宗教差异第28页
   ·欧洲基督教堂发展简史第28-34页
     ·早期教堂的产生与发展第29-30页
     ·罗马风教堂时期——宗教教义的重要探索第30-31页
     ·歌特教堂时期——人神关系的重构第31-32页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教堂时期——宗教的世俗化第32-33页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教堂时期——对教堂的多元化理解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上海基督教堂发展演化史第35-159页
   ·本章简介第35页
   ·上海开埠前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和教堂的建造活动第35-42页
     ·开埠前的上海县城发展历程第35-37页
     ·开埠前基督教的传播和建造活动综述第37-42页
       ·明中叶以前基督教在华传播史及教堂建造活动第38-39页
       ·明中叶至上海开埠前基督教在沪传播史及教堂建造活动第39-42页
   ·圣灵的感召——1843-1899年基督教堂的快速发展期第42-96页
     ·上海迅速西化的大历史时期第43-49页
       ·时代背景第43-44页
       ·开埠的影响第44-47页
       ·租界扩张与教堂发展的关系第47-49页
     ·基督教真正大规模的传播第49-55页
       ·基督教在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上海强势推进第49-53页
       ·强势背后的原因探究第53-55页
     ·基督教堂迅猛的发展第55-64页
       ·快速发展期的教堂建造活动第55-57页
       ·教堂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特征比较第57-58页
       ·英美和法国在教堂建设上的差异第58-59页
       ·不同差会教堂建设活动的比较研究第59-64页
     ·移植期重点教堂个案研究第64-96页
    圣三一堂第67-75页
    董家渡天主堂第75-80页
    若瑟堂第80-84页
    天安堂第84-87页
    佘山天主堂第87-96页
   ·上帝的荣耀——1900-1927年基督教堂的空前繁荣期第96-133页
     ·上海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第96-98页
       ·时代背景第96-97页
       ·越界筑路与华界的突破第97-98页
       ·迅速西化的城市与建筑第98页
     ·基督教传播的空前兴盛与晚期受到抵制第98-100页
     ·基督教堂大规模的改扩建与新建并行第100-103页
       ·大规模改建19世纪的教堂第100页
       ·天主教与新教的建设差异第100-101页
       ·改建与新建教堂的盛况第101-102页
       ·教堂建筑特征的转变第102页
       ·西方教堂与本土聚会所的差异第102-103页
     ·转型期重点教堂个案研究第103-133页
    新福音教堂第106页
    沪北堂(鸿德堂前身)第106-107页
    徐家汇天主堂第107-111页
    金家巷圣母显灵圣牌堂第111-112页
    虹口救主堂第112-113页
    沪东堂第113-114页
    安息日会沪北会堂第114-116页
    富吉堂第116-117页
    宣道会守真堂第117-118页
    沪西礼拜堂第118页
    景灵堂第118-121页
    新清心堂第121-122页
    傅家玫瑰堂第122-123页
    诸圣堂第123-125页
    惠中堂第125页
    沪北浸会堂第125-126页
    怀施堂第126页
    圣母无原罪始胎堂第126-127页
    焉息堂第127-128页
    国际礼拜堂第128-131页
    鸿德堂第131-133页
   ·苦难的前进——1928-1949年基督教堂的艰难拓展期第133-158页
     ·上海的大动乱时期第133-134页
     ·基督教传播的多元化第134-135页
     ·基督教堂在政治压制与战争摧残的双重枷锁下的建设第135-137页
       ·压迫期教堂建筑的概述第135-136页
       ·大量教堂毁于战争第136-137页
     ·成长期重点教堂个案研究第137-158页
    君王堂第140页
    和平之后天主堂第140-141页
    徐家汇圣母院第141-142页
    小德肋撒堂第142-143页
    曹家渡天主堂第143-144页
    新沐恩堂第144-147页
    沐恩堂分堂第147-148页
    类思堂第148页
    广东浸信会堂第148-149页
    新福音教堂第149-150页
    卫斯理堂第150页
    伯多禄教堂第150-152页
    思魏堂第152页
    新场耶稣堂第152页
    景文堂第152-153页
    怀本堂第153页
    闽南堂第153页
    锡安堂第153页
    重正堂第153-154页
    怀恩新堂第154-155页
    新恩堂第155页
    谦心堂第155页
    普安堂第155-157页
    灵粮堂第157页
    闸北天主堂第157页
    浦东福音堂第157页
    赐恩堂第157页
    忠主堂第157-158页
    期恩堂第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下篇 建筑理论篇第159-188页
 第4章 上海近代百年基督教堂建筑风格第159-180页
   ·本章简介第159页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风格演变的脉络第159-167页
     ·移植期的上海近代基督教堂(1849-1899)——欧洲的翻版第160-164页
     ·转型期的上海近代基督教堂(1900-1927)——中西的融合第164-166页
     ·成长期的上海近代基督教堂(1928-1949)——多元化的倾向第166-167页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风格演变的思考第167-168页
     ·风格史背后的动因第167-168页
     ·联合礼拜制度对基督教堂大量减少的直接影响第168页
   ·西方基督教堂本土化的原因探究第168-179页
     ·近代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第168-171页
       ·文化转异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件第169页
       ·中西文化从相遇到融合的必然结果第169-170页
       ·教会的经济基础从本国转向上海的影响第170-171页
     ·儒家文化的同化作用第171-173页
       ·推进基督教在上海广泛传播的必然选择第172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同化作用第172-173页
       ·伴随教堂而设的教育医疗机构的文化融合第173页
     ·上海海派文化的直接影响第173-176页
       ·海纳百川的兼容性第173-174页
       ·商业社会下的必然结果第174-175页
       ·非正统的上海文化的特征第175页
       ·上海的城市形态特质:重视立面第175-176页
     ·建筑本体的内在原因第176-179页
       ·设计者——从传教士到建筑师第176-177页
       ·建造技术——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施工技术第177页
       ·形式和功能——可以称为“建筑综合体”的教堂第177-178页
       ·室内——中式的内在空间第178页
       ·材料和构造——完全的本土化第178-179页
   ·本章小结第179-180页
 第5章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的保护性更新研究第180-186页
   ·本章简介第180页
   ·历史保护策略综述第180-182页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保护性更新策略第182-185页
   ·本章小结第185-18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86-188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第186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点第186-187页
   ·对后续研究的框架性建议第187-188页
致谢第188-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2页
附录A 现存基督教堂列表第192-209页
附录B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分布示意图第209-210页
附录C 上海近代基督教堂总表第210-216页
附录D 上海市(含郊区)使用中天主教教堂名录第216-220页
附录E 上海市(含郊区)使用中新教教堂名录第220-223页
附录F 本人发表的相关论文第223-22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28页

论文共2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空间
下一篇:建筑体量间跨越式联结的空间形态及其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