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成分分析及苦马豆素的初步分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金龟子绿僵菌的研究近况 | 第9-10页 |
·SW 的研究近况 | 第10-14页 |
·SW 的理化特性 | 第10页 |
·SW 的来源 | 第10页 |
·SW 的药用研究 | 第10-12页 |
·SW 获得的新途径 | 第12-13页 |
·SW 的检测分析 | 第13页 |
·SW 的利用前景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设计思路 | 第14-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金龟子绿僵菌的移接以及发酵液的制备 | 第16-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材料 | 第16-17页 |
·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19页 |
·金龟子绿僵菌在培养皿和PDA 斜面上的生长性状 | 第18页 |
·金龟子绿僵菌在发酵液中的生长性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成分分析 | 第19-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中苦马豆素的初步分离 | 第23-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结果 | 第27-29页 |
·发酵液的处理 | 第27页 |
·TLC 结果 | 第27-28页 |
·柱层层析结果 | 第28页 |
·减压升华结果 | 第28页 |
·紫外分光测定结果 | 第28页 |
·气相色谱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作者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