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材料论文--水工材料试验论文

堆石料风化过程中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43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堆石料的一般力学特性第14-19页
     ·堆石料的压缩性第14页
     ·堆石料的剪切变形第14-15页
     ·堆石料的抗剪强度第15页
     ·堆石料的湿化变形特性第15-16页
     ·堆石料的流变第16-19页
   ·堆石料的本构模型第19-22页
     ·非线性弹性模型第19-21页
     ·弹塑性本构模型第21-22页
   ·考虑环境因素变化的土工试验设备第22-26页
   ·考虑环境因素变化的岩土材料力学性质研究第26-31页
   ·岩土材料劣化的描述方法第31-41页
     ·弹塑性模型第32-34页
     ·损伤模型第34-35页
     ·扰动状态概念第35-39页
     ·二元介质模型第39-41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2章 堆石料风化仪研制及风化试验方法探讨第43-59页
   ·试验仪器的研制目标第43-44页
   ·试验仪器的结构组成第44-51页
     ·竖向压缩系统第46页
     ·水平剪切系统第46-47页
     ·冷热循环系统第47-49页
     ·干湿循环系统第49-50页
     ·数据量测和采集系统第50-51页
   ·试验仪器的工作原理第51-53页
   ·试验仪器的功能和特点第53页
   ·堆石料风化试验方法探讨第53-58页
     ·干湿循环试验方法第55页
     ·冷热循环试验方法第55-57页
     ·湿冷-干热耦合循环试验方法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3章 堆石料风化试验及颗粒劣化破碎特性分析第59-80页
   ·堆石料风化试验概述第59-62页
     ·试验用料及制样方法第59-61页
     ·堆石料风化试验方案第61-62页
   ·堆石料劣化颗粒破碎模式分析第62-68页
   ·不同风化方法条件下堆石料颗粒劣化破碎率对比分析第68-78页
     ·颗粒破碎的度量指标第68-69页
     ·常规压缩试验中的颗粒破碎第69-70页
     ·不同风化方法试验颗粒劣化破碎率对比第70-71页
     ·湿冷-干热耦合循环试验的颗粒劣化破碎率第71-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堆石料风化过程中的劣化变形特性研究第80-114页
   ·不同风化方法条件下受载堆石料的劣化变形特性第80-91页
     ·常规压缩试验和流变试验第80-82页
     ·干湿循环试验第82-85页
     ·冷热循环试验第85-86页
     ·湿冷-干热耦合循环试验第86-88页
     ·不同风化试验结果的对比第88-90页
     ·环境因素和应力的耦合作用第90-91页
   ·堆石料风化过程中劣化变形规律研究第91-96页
     ·堆石料劣化变形试验结果第92页
     ·堆石料劣化变形发展规律分析第92-96页
   ·基于初应变方法的劣化变形非线性模型第96-98页
   ·堆石料劣化变形的弹塑性模型第98-113页
     ·模型的基本架构第98-100页
     ·一个堆石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第100-110页
     ·堆石料劣化变形的弹塑性模型第110-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5章 堆石料风化过程中的抗剪强度特性第114-135页
   ·堆石料风化抗剪强度试验方案第114-116页
   ·风化堆石料的就机剪切曲线特性第116-120页
     ·不同风化循环次数下风化堆石料的剪切曲线特性第116-118页
     ·不同竖向应力下风化堆石料的剪切曲线特性第118-120页
   ·堆石料风化就机抗剪强度特性分析第120-126页
   ·风化堆石料的再剪切曲线特性和抗剪强度特性分析第126-131页
     ·风化堆石料的再剪切曲线特性第126-128页
     ·风化堆石料再剪强度特性分析第128-131页
   ·风化堆石料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第131-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6章 堆石坝劣化变形计算程序及应用实例第135-150页
   ·堆石坝劣化变形有限元计算程序系统第135-140页
     ·基于初应变方法的非线性计算模型的有限元格式第135-137页
     ·劣化变形弹塑性模型的有限元格式第137-140页
   ·工程实例分析-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堆石料劣化变形分析第140-149页
     ·工程概况第140-141页
     ·坝料分区与施工顺序第141-143页
     ·有限元计算网格第143-144页
     ·坝料本构模型及参数第144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44-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50-15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50-151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流式水轮机非定常流动计算和旋涡流动诊断
下一篇:北运河流域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