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5-18页 |
2 客运专线条件下铁路运输通道系统描述 | 第18-36页 |
·运输通道概述 | 第18-20页 |
·运输通道形成 | 第18页 |
·运输通道定义 | 第18-19页 |
·运输通道特征 | 第19-20页 |
·铁路运输通道特征及功能 | 第20-22页 |
·铁路运输通道特征 | 第20-22页 |
·铁路运输通道功能 | 第22页 |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内部因素分析 | 第22-28页 |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内部构成 | 第22-25页 |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协调发展 | 第25-28页 |
·铁路运输通道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6页 |
·国内生产总值 | 第28-29页 |
·产业结构 | 第29-31页 |
·居民消费水平 | 第31-33页 |
·其他运输方式 | 第33-36页 |
3 客运专线条件下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理论与建模 | 第36-50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理论 | 第36-41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原则 | 第36-37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优化配置基本条件 | 第37-38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优化配置基本问题和目标 | 第38-39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输产品 | 第39-41页 |
·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模型 | 第41-50页 |
·模型研究现状 | 第41-42页 |
·建模思路 | 第42-43页 |
·模型建立 | 第43-47页 |
·模型求解过程 | 第47-48页 |
·模型适应性分析 | 第48-50页 |
4 运力资源配置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 第50-68页 |
·单位列车收入计算方法 | 第50-53页 |
·单位货车收入 | 第50-51页 |
·单位客车收入 | 第51-53页 |
·单位列车可变成本计算方法 | 第53-59页 |
·单位货车可变成本 | 第53-56页 |
·单位客车可变成本 | 第56-59页 |
·运输需求计算方法 | 第59-65页 |
·铁路货运需求 | 第60-62页 |
·铁路客运需求 | 第62-65页 |
·扣除系数及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第65-68页 |
5 实例 | 第68-98页 |
·通道选择 | 第68-69页 |
·通道选择原则 | 第68页 |
·武广铁路通道简介 | 第68-69页 |
·参数确定 | 第69-80页 |
·计算精度控制 | 第69页 |
·武广铁路通道客货运需求 | 第69-75页 |
·武广铁路通道扣除系数及通过能力 | 第75-76页 |
·武广铁路通道客货列车收入及成本 | 第76-80页 |
·计算结果及其结果分析 | 第80-98页 |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方案 | 第80-84页 |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方案分析 | 第84-91页 |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方案趋势分析 | 第91-95页 |
·武广铁路运输通道运输组织相关建议 | 第95-98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98-100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98-9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问题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历 | 第102-10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