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中可信综合接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北京交通管理系统概况与安全需求 | 第10-12页 |
·主动式安全防御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所涉及的领域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4-16页 |
2 基础知识介绍 | 第16-28页 |
·可信计算技术发展背景 | 第16-17页 |
·可信计算技术基础 | 第17-18页 |
·TCG可信传递 | 第18-19页 |
·身份认证与远程证明 | 第19-21页 |
·身份认证 | 第19页 |
·远程证明 | 第19-21页 |
·Linux安全技术基础机制 | 第21-27页 |
·LSM的产生背景 | 第22页 |
·LSM的基本设计思想 | 第22-24页 |
·透明安全字段 | 第24-25页 |
·安全钩子函数 | 第25-26页 |
·IPTables机制简介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可信综合接入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4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8-29页 |
·综合接入设备的信任链传递 | 第29-31页 |
·综合接入设备的可信接入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4 可信综合接入设备 | 第34-38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LSM内核钩子模块 | 第35页 |
·DMPTC的实现框架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综合接入设备的可信接入 | 第38-43页 |
·基于设备身份和安全策略的综合接入设备可信证明 | 第38-40页 |
·IPBA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网络准入控制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6 可信综合接入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3-55页 |
·可信综合接入设备的实现 | 第43-49页 |
·基于LSM实现的综合接入设备可信链传递 | 第43-44页 |
·内核模块与应用模块的通信 | 第44-45页 |
·内核钩子模块的实现 | 第45-46页 |
·可执行代码采集 | 第46-47页 |
·可执行代码完整性校验 | 第47-48页 |
·策略下发与更新 | 第48页 |
·日志记录与告警 | 第48-49页 |
·综合接入设备可信接入的实现 | 第49-53页 |
·综合接入设备可信验证 | 第49-52页 |
·网络准入控制的实现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7 系统测试与应用 | 第55-63页 |
·测试环境 | 第55-56页 |
·测试过程 | 第56-58页 |
·安全管理平台运行效果 | 第58-62页 |
·测试结论 | 第62-63页 |
8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