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舆论及引导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CONTENTS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 微博的研究 | 第11-12页 |
2. 微博与舆论引导联系起来的研究 | 第12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微博的特性与应用 | 第14-21页 |
(一) 认识微博 | 第14-16页 |
1. 微博的概念 | 第14页 |
2. 微博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4-16页 |
(二) 微博的传播特性 | 第16-18页 |
1. 信息发布主体多元化 | 第16页 |
2. 新闻信息的碎片化 | 第16-17页 |
3. 信息发布即时性 | 第17页 |
4. 信息传播裂变化 | 第17-18页 |
(三) 微博的应用分类 | 第18-21页 |
1. 个人化信息发布 | 第18页 |
2. 新闻应用 | 第18-20页 |
3. 商业推广 | 第20页 |
4. 公益事业 | 第20-21页 |
二、 基于微博传播的舆论现状 | 第21-31页 |
(一) 舆论与微博舆论 | 第21-23页 |
1. 舆论 | 第21-22页 |
2. 微博舆论 | 第22页 |
3. 微博舆论的生成环境 | 第22-23页 |
(二) 微博舆论的优势 | 第23-27页 |
1. 公众民意的集中体现 | 第23-24页 |
2. 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 | 第24-25页 |
3. 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 | 第25页 |
4. 对传统媒体影响 | 第25-27页 |
(三) 微博舆论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1. 负向舆论 | 第27-28页 |
2. 情绪化舆论 | 第28-30页 |
3. 群体化舆论 | 第30-31页 |
三、 微博舆论的引导及策略 | 第31-41页 |
(一) 微博舆论的引导 | 第31-34页 |
1. 引导的界定 | 第31-32页 |
2. 引导的困难 | 第32-34页 |
3. 引导的意义 | 第34页 |
(二) 微博舆论引导的策略 | 第34-41页 |
1. 政府有所作为 | 第34-36页 |
2. 主流媒体加强微博建设 | 第36-37页 |
3. 微博网站自身的管理 | 第37-39页 |
4. 微博用户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