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1、2号线工程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21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地铁建设现状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第12-19页 |
| ·已建城市地铁概述 | 第12-13页 |
| ·成都地铁概况 | 第13-15页 |
| ·地下工程对城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第15-18页 |
| ·与地下水有关的地铁事故概述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2章 成都市区及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第21-30页 |
| ·自然地理 | 第21-24页 |
| ·气象水文特征 | 第21-23页 |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 ·地质环境 | 第24-30页 |
|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第24-25页 |
| ·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控制 | 第25-26页 |
| ·地层岩性 | 第26-28页 |
| ·新构造运动 | 第28-30页 |
| 第3章 成都市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30-39页 |
| ·含水层埋藏分布条件 | 第30-31页 |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 第31-32页 |
|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 第31-32页 |
| ·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 | 第32页 |
|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 第32-33页 |
|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33-35页 |
| ·成都市区水文地质分区 | 第35-39页 |
| ·西部强富水区 | 第36-37页 |
| ·中部中等富水区 | 第37页 |
| ·东部贫水区 | 第37-39页 |
| 第4章 成都地铁1、2号线工程的干扰流场分析 | 第39-50页 |
| ·地铁走向与地下水径流的关系 | 第39-40页 |
| ·地铁1号线与地下水径流的关系 | 第39-40页 |
| ·地铁2号线与地下水径流的关系 | 第40页 |
| ·地铁结构使地下水过水断面的变化 | 第40-41页 |
| ·地下水流场的模拟预测 | 第41-46页 |
|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模型的校正及检验 | 第43-45页 |
| ·地铁1、2号线建成后的地下水流场模拟 | 第45-46页 |
| ·地下水位奎高的模拟预测 | 第46-50页 |
| ·仅有地铁2号线时车站的水位壅高 | 第46-48页 |
| ·同时考虑1、2号线时车站的水位壅高 | 第48-50页 |
| 第5章 成都地铁1、2号线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分析 | 第50-65页 |
| ·基坑降水工程流场分析 | 第50-55页 |
| ·施工区段的工程概况 | 第50-53页 |
| ·西部强富水区降水影响范围 | 第53-54页 |
| ·中部中等富水区降水影响范围 | 第54-55页 |
| ·基坑涌水量分析 | 第55-58页 |
| ·远离河道车站基坑涌水分析 | 第55-57页 |
| ·河道附近车站基坑涌水量分析 | 第57-58页 |
| ·傍何地区基坑降水的优化设计 | 第58-63页 |
| ·典型实例及概化模型 | 第58-60页 |
| ·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 ·模拟再现 | 第61-63页 |
| ·地下水环境的恢复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