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刑罚现代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 研究对象与研究进路第10-15页
 一、研究对象第10-13页
 二、研究进路第13-15页
第一章 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15-84页
 第一节 西方刑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监禁刑主导阶段第15-42页
  一、前监禁刑时代的刑罚及其困境第15-24页
  二、监禁刑取得主导地位的历程第24-37页
  三、监禁刑的困境第37-42页
 第二节 西方刑罚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开放性刑罚主导阶段第42-59页
  一、开放性刑罚取得主导地位的历程第42-48页
  二、开放性刑罚的困境第48-56页
  三、20 世纪70 年代后:刑罚向何处去?第56-59页
 第三节 中国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59-84页
  一、近代以西方为模板的改良第59-70页
  二、党领导下刑罚实践的第一阶段(1927-1978)第70-78页
  三、党领导下刑罚实践的第二阶段(1978-)第78-84页
第二章 刑罚现代化的逻辑分析第84-134页
 第一节 经济分析第84-97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刑罚现代化的经济分析第85-93页
  二、对中国刑罚现代化的经济分析第93-97页
 第二节 政治分析第97-111页
  一、福柯:权力技术与刑罚变迁第97-105页
  二、对中国刑罚现代化的政治分析第105-111页
 第三节 文化分析第111-120页
  一、史毕伦伯格:民众感受与刑罚变迁第112-114页
  二、加兰:刑罚文化与刑罚变迁第114-120页
 第四节 社会分析第120-126页
  一、涂尔干的基本立场第120-122页
  二、涂尔干对刑罚现代化的社会分析第122-126页
 第五节 评议:刑罚现代化的多重动力第126-134页
  一、对四种分析进路的评议第126-131页
  二、本文的主张第131-134页
第三章 刑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恢复性刑罚第134-166页
 第一节 多重动力的共同指向:民主法治国第134-140页
  一、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民主法治国的建构第134-138页
  二、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第138-140页
 第二节 恢复性刑罚与民主法治国的契合第140-152页
  一、恢复性刑罚的核心要旨第140-146页
  二、恢复性刑罚符应民主法治国的需求第146-150页
  三、民主法治国符应恢复性刑罚的需求第150-152页
 第三节 恢复性刑罚的现状分析第152-166页
  一、恢复性刑罚的主要模式第152-163页
  二、恢复性刑罚的运作机制第163-166页
第四章 中国恢复性刑罚的制度设计第166-215页
 第一节 中国恢复性刑罚的基本立场第166-174页
  一、基本立场:在刑罚实践中落实民主法治第166-171页
  二、已有尝试及其误区第171-174页
 第二节 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制刑第174-182页
  一、限制死刑,扩展生刑第174-178页
  二、将社区服务的内容纳入管制刑第178-180页
  三、将损害赔偿的内容纳入财产刑第180-182页
 第三节 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量刑第182-199页
  一、恢复性量刑:职业化与民主化的结合第182-187页
  二、“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情节的合理运用第187-197页
  三、缓刑作为量刑制度的合理运用第197-199页
 第四节 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行刑第199-215页
  一、确立使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的行刑目标第199-202页
  二、累进处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202-208页
  三、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208-215页
结论第215-217页
参考文献第217-227页
附录:人名译名对照表第227-229页
后记第229-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
下一篇:刑罚目的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