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8-20页 |
|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 | 第8页 |
| (二)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运行情况 | 第8-13页 |
| 1、2003-2007年我院二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受理情况: | 第9页 |
| 2、上海一中院刑一庭2000-2001年审理情况: | 第9-10页 |
| 3、上海二中院2004-2005年审理情况: | 第10-11页 |
| 4、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法院2003-2006年审理情况: | 第11-12页 |
| 5、江苏省徐州市两级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情况: | 第12页 |
| 6、我国刑事被害人获赔情况的统计数据: | 第12-13页 |
| (三) 域外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13-20页 |
| 1、附带式 | 第13-17页 |
| 2、平行式 | 第17-18页 |
| 3、小结 | 第18-20页 |
| 二、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正当性论证 | 第20-39页 |
| (一)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遭受的指责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二)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第21-37页 |
| 1、对理论和实务界指责之诸问题的梳理分析 | 第22-36页 |
| 2、对当事人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认可度的考察 | 第36-37页 |
| (三)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创新和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39-45页 |
| (一) 理念的更新 | 第39-41页 |
| (二) 完善的对策 | 第41-45页 |
| 1、制度上的创新 | 第41-43页 |
| 2、实践中的完善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