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金融产品专利概述 | 第9-13页 |
一、金融产品专利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 | 第10-13页 |
(一) 商业方法 | 第10-11页 |
(二)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 | 第11页 |
(三)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现状 | 第13-21页 |
一、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13-14页 |
(一) 美国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13页 |
(二) 日本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13-14页 |
(三) 欧洲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14页 |
二、我国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14-21页 |
(一) 我国银行申请的金融产品专利概况 | 第14-19页 |
(二) 我国银行金融产品专利申请的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金融产品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 | 第21-28页 |
一、新颖性 | 第21-24页 |
(一) 美国对于新颖性标准的规定 | 第21-22页 |
(二) 日本对于新颖性标准的规定 | 第22页 |
(三) 欧洲对于新颖性标准的规定 | 第22页 |
(四) 我国对于新颖性标准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五)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的新颖性分析 | 第23-24页 |
二、创造性 | 第24-26页 |
(一) 美国对于创造性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日本对于创造性的规定 | 第25页 |
(三) 欧洲对于创造性的规定 | 第25页 |
(四) 我国对于创造性的规定 | 第25-26页 |
(五)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的创造性分析 | 第26页 |
三、实用性 | 第26-28页 |
(一) 实用性的涵义 | 第26-27页 |
(二)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的实用性判断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金融产品专利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第28-32页 |
一、我国对金融产品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一) 保护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是顺应国际趋势的需要 | 第28页 |
(二) 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 第28-29页 |
(三) 我国金融产品专利的申请数量大幅增长 | 第29页 |
二、我国构建金融产品专利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29-32页 |
(一) 采用绝对新颖性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二) 将互联网信息纳入到新颖性判断的现有技术范围 | 第30页 |
(三) 在进行创造性标准的判断上,应采取整体判断的方式 | 第30页 |
(四) 建立商业方法类金融产品专利数据库,配备专业的审查人员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