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模式与辩证模式--韩国与台湾政治发展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33页 |
(一) 问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二) 文献综述、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2-19页 |
(三) 分析视角的确立 | 第19-23页 |
(四) 概念、分析框架与理论 | 第23-31页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一、背景论述: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 | 第33-40页 |
(一) 战后韩国循环模式政治发展历程 | 第33-37页 |
(二) 战后台湾辩证模式政治发展历程 | 第37-40页 |
二、关键节点分析:政治转型的开启 | 第40-63页 |
(一) 韩国“八点民主化宣言”事件分析 | 第40-51页 |
(二) 台湾“解严”事件分析 | 第51-62页 |
(三) 小结 | 第62-63页 |
三、韩国、台湾两种模式特征的异同比较 | 第63-71页 |
(一) 环境特征的比较 | 第64-65页 |
(二) 制度特征的比较 | 第65-66页 |
(三) 价值特征的比较 | 第66-67页 |
(四) 行动者特征的比较 | 第67-68页 |
(五) 行为特征的比较 | 第68-70页 |
(六) 韩、台两种模式各自的典型特征 | 第70-71页 |
四、导致两种不同模式的因素探析与比较 | 第71-81页 |
(一) 环境因素 | 第71-74页 |
(二) 制度因素 | 第74-76页 |
(三) 价值因素 | 第76-78页 |
(四) 行动者因素 | 第78-80页 |
(五)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展望与启示 | 第81-88页 |
(一) 结论 | 第81-82页 |
(二) 展望 | 第82-83页 |
(三) 启示 | 第83-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后记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