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第10-11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2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3-19页
   ·习惯域的概念第13页
   ·习惯域的内涵第13-15页
   ·习惯域的特点第15页
   ·习惯域的种类第15-16页
   ·习惯域的评估第16-17页
   ·习惯域与工作绩效的作用关系第17-18页
   ·习惯域的扩展与丰富第18-19页
第3章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实证分析第19-37页
   ·民办高校界定第19-20页
     ·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区别第19页
     ·民办高等学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第19-20页
   ·民办高校教师特点第20-21页
     ·民办高校教师的师资结构和特点第20页
     ·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与公办高校教师管理的区别第20-21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开发流程第21-22页
   ·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的习惯域的T 检验第22-25页
   ·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的习惯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5-3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研究对象第27页
     ·数据收集第27页
     ·变量测量第27页
     ·本文的研究假设第27-28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8-29页
     ·外显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9-30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0-31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1-33页
     ·潜变量相关模型分析第33-35页
     ·回归分析第35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分析第35-37页
第4章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评价模型第37-45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评价基础——组织需要第37-39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各项因素原始数据的获取第39-41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评价过程第41-44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评价的指导思想第41页
     ·基于个体优势的代理评价方法第41-44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评价结果的使用第44-45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45-49页
   ·某民办高校组织习惯域简介第45-47页
     ·该民办高校办学理念与目标第45页
     ·该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第45页
     ·该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第45页
     ·该民办高校招生情况第45-46页
     ·该民办高校组织结构第46页
     ·该民办高校师资状况第46-47页
   ·对该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评价第47-49页
第6章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丰富与扩展第49-59页
   ·习惯域丰富与扩展方式的总体介绍第49页
   ·民办高校教师习惯域的丰富和扩展策略第49-57页
     ·岗位轮训机制,营造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空间第50页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确定适合教师的工作岗位第50页
     ·有效沟通是丰富和扩展习惯域的基础第50-52页
     ·实施标杆管理是丰富和扩展习惯域的有效途径第52-53页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丰富和扩展习惯域的重要保障第53-55页
     ·知识共享是丰富和扩展习惯域的有力措施第55-56页
     ·有效培训是丰富和扩展习惯域的关键环节第56-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研究结论第59页
   ·研究创新第59页
   ·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