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五节 研究脉络与范畴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网络"人肉搜索"概念界定、发展进程及发生缘由 | 第15-29页 |
第一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一 网络"人肉搜索"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 网络"人肉搜索"与"人肉搜索引擎"辨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发展进程 | 第18-23页 |
一 我国网络"人肉搜索"的溯源及发展 | 第18-22页 |
二 国外的"人肉搜索"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发生缘由 | 第23-29页 |
一 信息供给失衡是其发生的内因 | 第23-26页 |
二 网民数量增多,参与意识增强是外部因素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网络"人肉搜索"的新闻传播学解读 | 第29-63页 |
第一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要件及过程 | 第29-39页 |
一 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内容及特点 | 第29-33页 |
二 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平台及特点 | 第33-36页 |
三 网络"人肉搜索"信息传播的过程解析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心理解析 | 第39-47页 |
一 信息获知 | 第40-41页 |
二 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第41-42页 |
三 宣泄 | 第42-43页 |
四 责任的分散 | 第43-44页 |
五 从众 | 第44-46页 |
六 黑箱经历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网络"人肉搜索"信息传播的正效应 | 第47-56页 |
一 表达草根阶层的舆情民意 | 第47-49页 |
二 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 | 第49-51页 |
三 净化和整肃社会风气,促进立法 | 第51-54页 |
四 突发灾害中,助力寻亲找友 | 第54-56页 |
第四节 网络"人肉搜索"信息传播的负效应 | 第56-63页 |
一 易催生"网络暴力" | 第56-59页 |
二 易滋生虚假的网络信息 | 第59-61页 |
三 易引发"媒体审判"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网络"人肉搜索"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 第63-69页 |
一 传统媒体为"人肉搜索"提供议题 | 第65页 |
二 "人肉搜索"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 | 第65-69页 |
第五章 关于网络"人肉搜索"规制之法的思考 | 第69-74页 |
一 强化"把关人"角色 | 第69-71页 |
二 网络"实名制"与法律规制相结合 | 第71-73页 |
三 传统媒体公开信息、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