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20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归纳法 | 第13页 |
·借鉴比较法 | 第13页 |
·问卷调查分析法 | 第13-14页 |
4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4页 |
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页 |
·委托-代理关系 | 第14-15页 |
·需方道德风险 | 第15页 |
·供方道德风险 | 第15页 |
·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 | 第15页 |
·后付制 | 第15页 |
·预付制 | 第15页 |
7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对于参合者──农民道德风险的研究 | 第16页 |
·对于医疗服务供方──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的研究 | 第16-17页 |
·对于监管方──地方政府以及农经办机构道德风险的研究 | 第17页 |
·对如何防范道德风险的研究 | 第17-20页 |
第一部分 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 第20-32页 |
1 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 | 第20-25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 | 第20-2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 | 第22-25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 第25-3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内容 | 第25-28页 |
·基于社会公益、道德视角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读 | 第28-32页 |
第二部分 道德风险概述 | 第32-37页 |
1 道德风险释义 | 第32-33页 |
·道德风险的含义 | 第32-33页 |
·道德风险的特征和特点 | 第33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释义 | 第33-3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道德风险的含义 | 第34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道德风险的产生机理 | 第34-37页 |
第三部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及对策研究 | 第37-73页 |
1 新农合需方的道德风险研究 | 第37-46页 |
·新农合需方的道德风险表现形式 | 第37-38页 |
·新农合需方的道德风险成因分析 | 第38-42页 |
·新农合运行中农民道德风险控制与防范 | 第42-46页 |
2 新农合供方的道德风险研究 | 第46-59页 |
·新农合供方的道德风险表现形式 | 第46-49页 |
·新农合供方的道德风险成因分析 | 第49-53页 |
·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控制与规避 | 第53-59页 |
3 新农合监管方道德风险研究 | 第59-73页 |
·新农合监管方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59-61页 |
·新农合监管方的道德风险成因分析 | 第61-67页 |
·地方政府与新农合监管人员道德风险防范及对策 | 第67-73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73-74页 |
注释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