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一) 论题缘起 | 第7-8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 一、“文化失序”溯源 | 第9-17页 |
| (一) 理论渊源 | 第9-14页 |
| (二) 文化失序概念的提出 | 第14-15页 |
| (三) 文化失序与失范的关系 | 第15-16页 |
| (四) 文化失序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 | 第16-17页 |
| 二、当代我国社会的文化失序 | 第17-24页 |
| (一) 政治领域 | 第17-19页 |
| (二) 经济领域 | 第19-21页 |
| (三) 社会生活领域 | 第21-22页 |
| (四) 教育领域 | 第22-24页 |
| 三、文化失序的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 (一) 市场霸权 | 第24-26页 |
| (二) 文化矛盾 | 第26-27页 |
| (三) 制度因素 | 第27-29页 |
| (四) 媒介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四、文化失序的治理 | 第31-40页 |
| (一) 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 第31-32页 |
| (二) 制度创新 | 第32-34页 |
| (三) 加强道德建设 | 第34-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