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情绪理论 | 第12-16页 |
·情绪 | 第12-13页 |
·情绪认知评价 | 第13-14页 |
·情绪归因 | 第14-15页 |
·情绪反应系统的关联性 | 第15-16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 第16页 |
·自我意识情绪与基本情绪 | 第16-17页 |
·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条件 | 第17-20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功能 | 第20-21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自我意识情绪类型:羞耻、内疚、自豪 | 第23-25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实证研究 | 第25-27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 第25-26页 |
·自我意识情绪与归因、成就动机 | 第26页 |
·国内自我意识情绪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自我意识情绪的跨文化研究 | 第27页 |
·文化、自我与自我意识情绪 | 第27-32页 |
·东西方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第27-29页 |
·文化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 | 第29页 |
·自我:互倚型自我与独立型自我 | 第29-31页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结构与自我意识情绪 | 第31-32页 |
3. 问题提出、研究设计与研究意义 | 第32-38页 |
·问题提出 | 第32-33页 |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 第33页 |
·研究设计 | 第33-36页 |
·跨文化研究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研究设计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研究意义 | 第36-38页 |
·理论意义 | 第36页 |
·实践意义 | 第36-38页 |
4. 实证研究 | 第38-76页 |
·研究1: 中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事件类型特点 | 第38-47页 |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研究2: 中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归因与评价方式比较 | 第47-53页 |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研究3: 中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反应的一致性与文化特性 | 第53-67页 |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55页 |
·结果分析 | 第55-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研究4: 中美文化下自我结构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 | 第67-76页 |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67页 |
·被试 | 第67-68页 |
·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5. 综合讨论 | 第76-81页 |
·自我意识情绪类型的文化差异 | 第76-77页 |
·羞耻、内疚、自豪的情绪归因与评价的差异 | 第77-78页 |
·自我意识情绪反应存在关联性 | 第78-79页 |
·自我结构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 | 第79-81页 |
6. 本研究创新、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81-84页 |
·研究创新 | 第81页 |
·研究不足 | 第81-82页 |
·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7. 总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附录 | 第93-106页 |
后记 | 第106-10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