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流行病学与防疫论文--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论文--流行病学各论论文

云南省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针对HIV-1 B亚型SHIV/中国猴模型的建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45页
 第一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14-39页
  1. AIDS第14-15页
  2. HIV病毒第15-17页
  3. HIV-1的生命进程第17-39页
 第二章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第39-45页
  1. 前言第39页
  2. HIV疫苗简史:两种不同的概念第39-40页
  3. 为生么HIV疫苗的研发如此困难第40-41页
  4. 面临的挑战第41-42页
  5. 前面的方向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5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45-75页
 第一章 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第45-75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45-54页
   1. 本次研究的对象(病人标本)第45-46页
   2. 实验所用的器材、试剂和耗材第46-47页
   3. 试验方法第47-54页
  二 实验结果第54-64页
   1. 云南省HIV-1/AIDS感染大体情况(截至2004年)第54页
   2. 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第54-55页
   3. 云南省三大主要亚型的分析第55-57页
   4. 两大主要亚型在不同感染途径的感染者组群中的分布特点第57-61页
   5. C亚型、CRF07_BC亚型、CRF08_BC亚型和新的BC重组型病毒株在云南的共存情况第61-64页
  三 讨论第64-75页
第二章 B’SHIV/中国猴模型的建立第75-104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75-85页
  1. 所用到的细胞系及细胞培养方法第75-76页
  2. 实验仪器与耗材第76页
  3. 实验方法第76-85页
 二 实验结果第85-95页
  1. SHIV_(B’WHU)和其他现有的SHIV株序列的差异第85-87页
  2. SHIV_(B’WHU)在中国恒河猴体内的连续传代第87页
  3. 感染SHIV_(B’WHU)的中国恒河猴的病理学变化第87-89页
  4. 感染SHIV_(B’WHU)的中国恒河猴体内病毒载量的变化第89页
  5. 感染SHIV_(B’WHU)的中国恒河猴组织内的前DNA和病毒RNA的定量分析第89-91页
  6. 感染SHIV_(B’WHU)的中国恒河猴小肠内CD4+ T细胞的变化第91-92页
  7. 传代后SHIV_(B’WHU)的env基因的变化第92-93页
  8. 传代后SHIV_(B’WHU)的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的变化第93-95页
 三 讨论第95-104页
第三部分 实验总结第104-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5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痘苗病毒天坛株减毒载体的优化及其膜蛋白H3L免疫原性研究
下一篇: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