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览效应的网页信息呈现方式及搜索效率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网络营销兴起 | 第10-11页 |
·网页是实施网络营销的基础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框架 | 第13-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网页可用性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网页可用性的定义及内容 | 第15-17页 |
·电子商务网页可用性的重要性 | 第17页 |
·提高网页的可用性的要素和原则 | 第17-18页 |
·有关视觉识别效率的研究 | 第18-20页 |
·网页信息密度 | 第18-19页 |
·运动和静态 | 第19页 |
·颜色匹配 | 第19-20页 |
·版面和位置 | 第20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研究角度 | 第20-22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角度 | 第21-22页 |
第3章 预览效应及其对本文的启示 | 第22-28页 |
·预览效应概述 | 第22页 |
·预搜索范式 | 第22-23页 |
·预览效应的评估方法 | 第23-25页 |
·区组间比较法 | 第23-24页 |
·区组内评估法 | 第24-25页 |
·预览效应产生的机制 | 第25-27页 |
·主动抑制说 | 第25-26页 |
·突然呈现说 | 第26页 |
·时间分离说 | 第26-27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27页 |
·预览效应对本文的启示 | 第27-28页 |
第4章 网页信息搜索中的预览效应 | 第28-42页 |
·预览效应的引入 | 第28页 |
·现有研究引入网页设计存在的不足 | 第2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被试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40页 |
·反应时数据 | 第31-35页 |
·眼动数据 | 第35-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5章 预览效应产生的机制探讨 | 第42-52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原理 | 第42-43页 |
·实验方案 | 第43-45页 |
·被试 | 第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材料 | 第43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43-45页 |
·实验数据 | 第45-49页 |
·靶子出现 | 第46-47页 |
·靶子不出现 | 第47-49页 |
·结果讨论 | 第49-50页 |
·预览效应在电子商务网页中的应用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1 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2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研究局限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