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无线ad hoc 网络概述 | 第9-11页 |
·无线ad hoc 网络中的自私行为 | 第11-16页 |
·物理层自私行为 | 第11页 |
·MAC 层自私行为 | 第11-12页 |
·网络层自私行为 | 第12-13页 |
·传输层自私行为 | 第13-14页 |
·应用层自私行为 | 第14-16页 |
·博弈论 | 第16-18页 |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及有关概念 | 第16-18页 |
·无线ad hoc 网络的博弈形式 | 第18页 |
·无线ad hoc 网络中MAC 层自私行为研究 | 第18-23页 |
·无线网络MAC 协议性能研究 | 第18-20页 |
·节点自私行为的检测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基于博弈理论的节点自私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选题动机 | 第23-24页 |
·论文目标 | 第24页 |
·研究途径和方法 | 第24-25页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25页 |
·论文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节点自私行为的吞吐量模型及性能分析 | 第27-45页 |
·引言 | 第27页 |
·IEEE 802.11 DCF 协议及自私策略 | 第27-30页 |
·节点自私行为的吞吐量模型 | 第30-37页 |
·二维Markov 分析模型 | 第30-34页 |
·参数ρ和q 的估计 | 第34-36页 |
·吞吐量的计算 | 第36-37页 |
·性能评价 | 第37-44页 |
·仿真设置 | 第37-39页 |
·性能分析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饱和状态下节点自私行为的延迟模型及性能分析 | 第45-54页 |
·引言 | 第45页 |
·饱和状态下节点自私行为的延迟模型 | 第45-50页 |
·二维Markov 分析模型 | 第46-49页 |
·MAC 层接入延迟分析 | 第49-50页 |
·性能评价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节点自私行为的检测方法 | 第54-73页 |
·引言 | 第54页 |
·相关研究 | 第54-56页 |
·特征序列的选取及测量 | 第56-59页 |
·特征序列的选取 | 第56-57页 |
·特征序列的测量 | 第57-59页 |
·CUSUM 算法 | 第59-61页 |
·基于CUSUM (Cumulative Sum) 统计量的自私行为检测方法 | 第61-65页 |
·无参数CUSUM 算法 | 第61-64页 |
·SWN-CUSUM 算法 | 第64-65页 |
·性能评价 | 第65-72页 |
·参数的选择 | 第65页 |
·仿真场景 | 第65页 |
·算法性能 | 第65-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基于ERC 理论的无线网络MAC 协议性能改进 | 第73-88页 |
·引言 | 第73页 |
·相关研究 | 第73-75页 |
·基于ERC 理论的博弈模型 | 第75-78页 |
·ERC 理论简介 | 第75页 |
·博弈模型 | 第75-77页 |
·ERC 均衡 | 第77-78页 |
·分布协议设计 | 第78-81页 |
·分布式协议 | 第78-79页 |
·协议中参数的确定 | 第79-81页 |
·性能分析 | 第81-86页 |
·仿真场景设置 | 第81页 |
·协议性能分析 | 第81-85页 |
·公平性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节 | 第86-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2页 |
·论文总结 | 第88-89页 |
·研究展望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