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相关准则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相关文献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框架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关于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15-29页 |
·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 第17-18页 |
·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 第18-20页 |
·根据交易方法及特点进行划分 | 第18-19页 |
·按照其据以衍生的基础工具进行划分 | 第19页 |
·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划分 | 第19-20页 |
·按照交易双方全责是否对称进行划分 | 第20页 |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 第20-22页 |
·会计计量模式 | 第22-24页 |
·公允价值理论 | 第24-29页 |
·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24页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 第24-26页 |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 | 第26-29页 |
第3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在上市银行应用的现状 | 第29-42页 |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和应用 | 第29-33页 |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必然选择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 第30-33页 |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组合的计量 | 第33页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 | 第33-40页 |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状况 | 第34-37页 |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作体系 | 第37-38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现状 | 第38-40页 |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障碍 | 第40-42页 |
第4章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实施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42-52页 |
·对银行资本波动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 第44-49页 |
·对风险水平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5章 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对策研究 | 第52-55页 |
·对准则制定者的建议 | 第52页 |
·对上市商业银行或正在谋求上市的金融机构的建议 | 第52-54页 |
·对银行监管机构的建议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