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地区会计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3页
   ·本文的选题依据第9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建立地区会计是构建中国特色会计的重要体现第9-10页
     ·建立地区会计是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0页
     ·建立地区会计是会计自身发展的需要第10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0-11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第2章 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建立地区会计第13-23页
   ·解放思想,树立会计服务新观念第13-16页
     ·会计的信息服务职能第13-14页
     ·会计的决策服务职能第14页
     ·会计的社会服务职能第14-15页
     ·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地区会计服务第15-16页
   ·地区会计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地区会计的经济学支撑:区域经济理论第16-17页
     ·地区会计的思想理论基石:科学发展理论第17-18页
   ·地区会计的现实基础第18页
   ·地区会计的结构框架第18-23页
     ·地区会计的概念第18-20页
     ·地区会计服务主体第20页
     ·地区会计研究对象第20-21页
     ·地区会计研究内容第21页
     ·地区会计原则、目标和方法第21-23页
第3章 地区会计主体第23-31页
   ·地区会计主体的客观性第23-24页
     ·会计主体概念的演变第23-24页
     ·地区会计主体的客观性第24页
   ·地区会计主体的多元化第24-28页
     ·地方财政部门服务主体第24-25页
     ·企业集团会计服务主体第25页
     ·产业集群会计服务主体第25-27页
     ·企业联盟会计服务主体第27-28页
     ·业务主管部门会计服务主体第28页
     ·会计协会会计服务主体第28页
   ·多元会计主体的主导第28-31页
     ·确立地方财政部门地区会计主体的主导地位第28页
     ·加强各地财政部门对地区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第28-29页
     ·明确地区会计监督工作的内容第29-30页
     ·指导地区会计工作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第30-31页
第4章 地区会计工作第31-43页
   ·面向实际确定地区会计工作第31页
   ·建立地区会计工作系统第31-38页
     ·地区资金的筹集、投放与核算第31-32页
     ·地区社会责任会计与经济效益第32-33页
     ·地区经济效益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第33-36页
     ·地区会计监管体系第36-37页
     ·地区会计组织机构建设与会计人员第37-38页
     ·建立地区会计经验交流机制第38页
   ·完善地区会计服务形式第38-40页
     ·地区会计服务的主体与客体第38-39页
     ·地区会计服务的形式与措施第39-40页
   ·加强地区会计法规建设第40-43页
     ·地区会计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40页
     ·地区会计法规的作用第40-41页
     ·地区会计法规立法模式第41页
     ·地区会计法规体系的完善第41-43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43-55页
   ·案例分析的选择第43页
   ·案例分析一: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比较研究第43-50页
     ·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第43-45页
     ·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比较第45-46页
     ·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比较分析第46-48页
     ·提高环渤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对策建议第48-50页
   ·案例分析二:地区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第50-55页
     ·经济效益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50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50-52页
     ·原始数据及对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第52-53页
     ·地区经济效益比较结果分析第53-54页
     ·提高地区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第54-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成本会计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