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劳动就业的制度化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4页
 三、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4页
第二章 劳动就业制度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14-21页
 一、劳动就业制度化的含义第15-18页
 二、劳动就业制度化的必要性第18-19页
 三、劳动就业制度化的重要性第19-21页
第三章 劳动就业制度化的历史演变第21-24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第21-23页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第23-24页
第四章 政府对劳动就业宏观调控的制度化第24-30页
 一、制定劳动就业的目标第25-27页
 二、构建就业政策体系第27-28页
 三、完善就业的措施第28-30页
第五章 社会促进劳动就业的制度化第30-37页
 一、就业培训制度化第30-33页
 二、就业服务制度化第33-34页
 三、就业援助制度化第34-36页
 四、就业法律制度化第36-37页
第六章 影响劳动就业制度化的因素第37-42页
 一、经济水平第37-39页
 二、政府行为第39-40页
 三、法律制度第40页
 四、社会环境第40-42页
第七章 外国就业制度化的经验借鉴第42-45页
 一、德国:激活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第42页
 二、美国:以劳动者为中心的就业培训制度第42-43页
 三、英国: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制第43-44页
 四、欧盟:改革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第44页
 五、印度:用法律保障农民的就业第44-45页
第八章 完善劳动就业制度化的途径第45-49页
 一、改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第45-46页
 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第46-47页
 三、建立劳动失业预警制度第47-48页
 四、加强劳动就业的法制建设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注释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参与路径与绩效研究
下一篇: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