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前言 | 第16-17页 |
| 正文 | 第17-44页 |
| 1 病机现代概念回顾 | 第17-20页 |
| ·现代病机概念举隅 | 第17-18页 |
| ·现代病机概念反思 | 第18-20页 |
| 2 病机含义考察 | 第20-25页 |
| ·指病本 | 第20-21页 |
| ·指病因 | 第21-22页 |
| ·指病位 | 第22页 |
| ·病机反映证候属性,或特指某些具体的病证 | 第22-23页 |
| ·病机可指病势顺逆,还可指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 | 第23-24页 |
| ·其他含义 | 第24-25页 |
| 3 病机概念诠解 | 第25-30页 |
| ·四诊合参的目的在于剖析病机 | 第25-26页 |
| ·证候为象,病机为本,据证言病紧扣病机,病证结合把握病机 | 第26-28页 |
| ·治病求本必须详审病机 | 第28-29页 |
| ·方证相应的目的在于切中病机 | 第29-30页 |
| 4 病机内涵探讨 | 第30-34页 |
| ·病机蕴含证候标本 | 第30-31页 |
| ·病机体现着气机的升降 | 第31页 |
| ·病机反映着人体枢机的开阖 | 第31-32页 |
| ·诊察病机以明神机得失 | 第32-33页 |
| ·审察病机以判断人体生机有无 | 第33-34页 |
| 5 病机辨识的步骤与要素 | 第34-41页 |
| ·辨证机标本,分疾病主次 | 第34-35页 |
| ·辨气机升降,明邪正虚实 | 第35-36页 |
| ·辨枢机开阖,审疾病进退 | 第36-37页 |
| ·辨神机旺衰,察预后顺逆 | 第37-38页 |
| ·辨生机有无,断死生之分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6 结论 | 第41-43页 |
| 7 创新点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