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大兴安岭地区优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研究的目的第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优势产业研究第15页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研究第15-16页
   ·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比较第16-17页
     ·绿色食品的概念第16-17页
     ·绿色食品概念的比较第17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21页
     ·研究思路、内容与逻辑结构第17-21页
第二章 绿色产业发展理论第21-26页
   ·优势产业与产业集群第21-22页
     ·优势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第21-22页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构成与培育第22页
   ·优势产业与产业竞争力第22-23页
     ·优势产业与产业竞争力关系第22页
     ·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第22-23页
   ·优势产业与产业政策第23页
   ·优势产业的条件与培育第23-25页
     ·优势产业形成的条件第23-24页
     ·优势产业的培育途径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第26-37页
   ·现状第26-29页
     ·地区概况第26页
     ·绿色食品产业的基本情况第26-29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未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第29-32页
     ·缺少高级生产要素第32-33页
     ·绿色食品产业定位不尽合理第33-34页
     ·缺少相关和支持产业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国外经验借鉴第37-40页
   ·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做法第37-38页
     ·欧盟和日本第37-38页
     ·美国第38页
   ·启示第38-39页
     ·加强市场营销第39页
     ·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第39页
     ·实行有效的扶持补贴政策第39页
     ·加大绿色食品智力支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发展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的模式第40-46页
   ·发展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的总体思路与原则第40-41页
     ·总体思路第40页
     ·原则第40-41页
   ·发展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的重点第41-42页
     ·关键措施第41页
     ·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第41-42页
   ·发展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的运作模式第42-45页
     ·运作模式第42-44页
     ·政府的角色定位第44页
     ·合作竞争者的利益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六章 发展优势绿色食品产业的对策第46-58页
   ·强化比较优势第46-49页
     ·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产业区第46-49页
     ·打破行政区界限构建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经济区第49页
   ·发展相关与支持服务产业第49-53页
     ·切实加强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第49-52页
     ·建立良种繁育产业第52页
     ·建全投入品生产与供应体系第52页
     ·发展资本市场第52-53页
     ·发展绿色食品物流市场第53页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第53-54页
     ·完善集群发展政策第53页
     ·培育产业创新升级能力第53-54页
     ·加强大企业集团和基地建设第54页
   ·发挥需求条件的动力作用第54-56页
     ·大兴安岭绿色食品的市场定位第54页
     ·强化绿色食品营销导向第54页
     ·构建营销渠道战略联盟第54-55页
     ·主打寒温带森林食品市场定位第55页
     ·实施品牌组合发展战略第55-56页
     ·注重绿色食品产业国际化第56页
   ·提高绿色食品企业竞争力第56-57页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第56页
     ·加强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第56页
     ·开发核心技术第56-57页
     ·开发具有相对优势的核心产品第57页
     ·使用高素质的经理人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水稻知识产权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场个人茶叶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