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隐性课程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自我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隐性课程与自我教育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视角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的概念探究 | 第14-27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概述 | 第14-18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14-15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关现状调查——以合肥市高校为例 | 第15-17页 |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隐性课程概述 | 第18-21页 |
·课程的含义 | 第18-19页 |
·隐性课程界定与实质 | 第19-20页 |
·高校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的概念 | 第21-27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提出的现实根据 | 第21-23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存在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 第25-27页 |
3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的实证研究 | 第27-3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27页 |
·对象 | 第27页 |
·测量工具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34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影响程度 | 第27-30页 |
·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满意度 | 第30-33页 |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活动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影响较大 | 第34页 |
·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不太高 | 第34页 |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活动影响不同 | 第3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4-38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影响的分析 | 第34-35页 |
·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满意度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活动影响不同的分析 | 第36-38页 |
4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 第38-46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 第38-40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 第40-42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 | 第42-45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 第45-46页 |
5 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6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件 | 第52-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