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刘家峡水库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生态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1页
   ·浮游植物第9-13页
     ·浮游植物的基本概念第9页
     ·藻类植物第9页
     ·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繁殖第9-11页
     ·藻类植物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第11-12页
     ·淡水藻类植物的分类第12-13页
   ·浮游藻类研究的意义第13-16页
     ·浮游藻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3页
     ·藻类对水体的危害第13-15页
     ·浮游藻类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5-16页
   ·浮游藻类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藻类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常用方法第17-19页
     ·指示生物法第17-18页
     ·优势种群法第18页
     ·生物指数法第18页
     ·生物多样性指数法第18-19页
     ·现存生物量法第19页
     ·污水生物指数第19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19-21页
     ·课题提出第19-20页
     ·研究目的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1-23页
   ·采样点的选择第21页
   ·水样的采集第21-23页
     ·定性样品的采集第21-22页
     ·定量采集及种类鉴定第22-23页
第三章 刘家峡浮游藻类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3-35页
   ·浮游藻类的组成第23-30页
     ·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第23-27页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种群的季节变化第27-28页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种群在各采样点的变化第28-29页
     ·优势种群在各季节和各采样点的变化第29-30页
       ·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变化规律第29页
       ·浮游藻类优势种群出现频率分析第29-30页
   ·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析第30-33页
     ·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现状第30-31页
     ·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水平变化第31-32页
     ·硅藻和绿藻的密度与生物量比较分析第32-33页
     ·刘家峡水库浮游藻类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刘家峡水库水体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及分析第35-39页
   ·水温第35页
   ·PH 值第35-36页
   ·TN第36-37页
   ·TP第37页
   ·浮游藻类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刘家峡水库水体营养状态评价第39-45页
   ·浮游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第39-42页
     ·Margale 指数第39-40页
     ·Shsannon-Wiener 指数第40-41页
     ·均匀度指数(Pilou 指数)第41-42页
   ·水体营养状态的藻类生态学评价第42-44页
     ·指示生物法第42-43页
     ·优势种群法第43-44页
     ·营养状态指数法第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ton氧化——絮凝法处理含毒害污染物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提高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