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业拉山至怒江隧道西口段软基特性与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8-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软基处理常用技术及机理 | 第12-28页 |
·软土的定义 | 第12-13页 |
·软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软基处理常用技术及机理分析 | 第14-28页 |
·换填垫层法 | 第14-17页 |
·振密、挤密法 | 第17-21页 |
·排水固结法 | 第21-23页 |
·置换法 | 第23-25页 |
·土工合成材料 | 第25-26页 |
·胶结法 | 第26-27页 |
·冷热处理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业拉山至怒江隧道地质特性 | 第28-32页 |
·工程概况 | 第28页 |
·地形地质特征 | 第28页 |
·水文气象特征 | 第28-30页 |
·形成原因 | 第30-31页 |
·成因类型及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2-49页 |
·地基处理的选择方法 | 第32-34页 |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模型 | 第34-36页 |
·评分优化法 | 第34-35页 |
·模糊评价法 | 第3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5-36页 |
·层次分析综合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软基处理方案评价模型 | 第36-37页 |
·软基处理方案的层次分析 | 第37-39页 |
·层次的确定 | 第39-41页 |
·选择粉喷桩的理由 | 第41-48页 |
·方案中各项指标评语的确定 | 第42-43页 |
·权重分配 | 第43-46页 |
·综合价值系数计算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业拉山至怒江隧道西段软基的设计与施工 | 第49-55页 |
·粉喷桩的设计 | 第49-51页 |
·水泥粉喷搅拌桩的计算公式 | 第49-51页 |
·粉喷桩的施工 | 第51-53页 |
·粉喷桩施工工艺 | 第51页 |
·施工中质量控制重点 | 第51-53页 |
·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要求 | 第53页 |
·粉喷桩强度检测试验 | 第53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建议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5-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