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第一章 转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研究 | 第11-19页 |
1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赤霉病菌的致病机理 | 第11-13页 |
·赤霉病的抗性机制 | 第13页 |
·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 | 第13-14页 |
·小麦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 | 第14页 |
2 hrp基因及其编码的Harpin蛋白的特性 | 第14-16页 |
·植物病原细菌的hrp基因 | 第15页 |
·Harpins诱导植物抗病性 | 第15-16页 |
3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 第16-19页 |
·农杆菌介导 | 第16-17页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7-18页 |
·基因枪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RNAi及其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7页 |
1 RNAi现象的发现 | 第19-20页 |
2 RNAi的分子机制 | 第20-23页 |
3 RNAi的传递性 | 第23-24页 |
4 RNAi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73页 |
第一章 小麦遗传转化及赤霉病抗性分析 | 第29-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5页 |
·菌株、质粒和植物材料 | 第30-31页 |
·质粒提取 | 第31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1-32页 |
·供体菌株培养 | 第32页 |
·遗传转化 | 第32页 |
·转基因小麦的筛选 | 第32-33页 |
·小麦基因组gDNA的提取 | 第33页 |
·PCR分析 | 第33-34页 |
·赤霉病原菌培养 | 第34页 |
·田间接种 | 第34-35页 |
·病害调查 | 第35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PCR检测 | 第36-37页 |
·两种转化操作结果比较 | 第37-38页 |
·T1代田间赤霉病害调查 | 第38-39页 |
·T2代田间赤霉病害调查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二章 RNA沉默通用载体构建 | 第41-5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目的片段克隆 | 第43-46页 |
·载体构建 | 第46-4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48-51页 |
·片段连接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WRKY30基因功能分析载体构建及水稻转化 | 第56-7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7-6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7页 |
·试剂、培养基、抗生素和生长素 | 第57-58页 |
·载体构建 | 第58-60页 |
·水稻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 | 第60页 |
·供体菌株培养 | 第60页 |
·侵染转化与抗性筛选 | 第60-61页 |
·分化 | 第61-62页 |
2 结果分析 | 第62-71页 |
·载体构建 | 第62-69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69-70页 |
·抗性愈伤的获得 | 第70页 |
·转基因植株的再生 | 第70-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沉默靶片段选择 | 第71页 |
·影响土壤农杆菌转化水稻的因素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实验中所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制方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