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利用F2及其衍生群体定位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棉花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二倍体棉种的遗传图谱研究概况第12页
     ·四倍体棉种种间遗传图谱研究概况第12-13页
     ·陆地棉种内遗传图谱研究概况第13-14页
     ·棉花遗传图谱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4页
   ·棉花物理图谱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概况第15-17页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第15页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5-16页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6-17页
   ·QTL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第17-20页
     ·QTL精细定位的策略第17-19页
     ·QTL定位在育种中的应用第19-20页
     ·QTL的图位克隆第20页
   ·棉花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第20-22页
第二章 引言第22-24页
   ·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第24-30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设备第24页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4-25页
     ·提取试剂第24-25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第25页
   ·SSR标记检测第25-27页
     ·SS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25-26页
     ·SS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6-27页
   ·陆地棉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7-28页
     ·亲本多态性分析与F_2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第27页
     ·标记位点命名第27-28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8页
   ·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28-30页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28页
     ·QTL的效应和命名第28-30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0-42页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第30-31页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第31-32页
   ·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第32-33页
   ·引物多态性分析及群体基因型检测第33-34页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4-37页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第37-42页
第五章 讨论第42-46页
   ·作图亲本的选择第42-43页
   ·分子标记类型的选择第43-44页
   ·标记的偏分离第44页
   ·遗传图谱标记的分布特点第44页
   ·不同群体的共同QTL第44页
   ·QTL成簇分布与表型相关的关系第44-45页
   ·环境对产量、纤维品质QTLs的影响第45-46页
第六章 结论第46-48页
   ·作图亲本的多态性第46页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46页
   ·遗传图谱上的标记分布第46页
   ·产量和纤维品质QTL的分析第46页
   ·QTL的成簇分布现象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IT-ISJ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