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粘土矿物/DOM复合体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PAHs 的来源及危害第12-13页
   ·我国PAHs 的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第13-14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粘土矿物和DOM 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第17-27页
   ·粘土矿物的层状硅酸盐结构第17-18页
   ·粘土矿物的表面理化性质第18-19页
     ·粘土矿物的电荷第18-19页
     ·粘土矿物的扩散双电层理论第19页
     ·粘土矿物的水化作用第19页
   ·粘土矿物吸附性第19-21页
     ·物理吸附第20页
     ·化学吸附第20页
     ·离子交换性吸附第20-21页
   ·高岭土结构特征及性质第21-22页
   ·蒙脱石结构特征及性质第22-23页
   ·环境中的DOM 的特性第23-25页
     ·DOM 的性质与来源第23-24页
     ·DOM 的组成与结构特点第24页
     ·DOM 与PAHs 的作用机理第24-25页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现状第25-27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第27-33页
   ·实验材料第27-31页
     ·粘土矿物第27-29页
     ·DOM第29-31页
   ·试验的主要设备及试剂第31-32页
   ·实验表征手段及分析方法第32-33页
第四章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的制备条件探讨与表征第33-46页
   ·制备原理基础第33-34页
   ·制备方法第34-35页
     ·DOM 的提取第34页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的制备方法第34页
     ·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第34页
     ·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第34-35页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制备条件探讨第35-38页
     ·改变粘土矿物和DOM 的浓度配比第35-36页
     ·改变振荡反应时间第36页
     ·改变反应体系pH第36-37页
     ·改变反应体系温度第37-38页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的表征第38-44页
     ·X 射线衍射图(XRD)第38-39页
     ·红外光谱图(IR)第39-41页
     ·扫描电镜图(SEM)第41-43页
     ·热重分析(TG)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研究第46-59页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的制备第46页
   ·吸附解吸实验方法第46-47页
   ·分析方法和质量保证第47-48页
   ·蒙脱石/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解吸实验第48-52页
     ·振荡时间t 对吸附的影响第48-49页
     ·pH 对吸附的影响第49页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9-50页
     ·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第50-51页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1页
     ·蒙脱石/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稳定性研究第51-52页
   ·高岭土/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解吸研究第52-56页
     ·振荡时间t 对吸附的影响第52-53页
     ·pH 对吸附的影响第53-54页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4页
     ·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第54-55页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5页
     ·高岭土/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稳定性研究第55-56页
   ·两种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对PAHs 吸附能力及稳定性比较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粘土矿物/DOM 复合体对多环芳烃的吸附模型及吸附机理探讨第59-67页
   ·吸附机理研究第59-63页
     ·吸附等温模型第59-60页
     ·蒙脱石/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等温线第60-62页
     ·高岭土/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等温线第62-63页
   ·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第63-66页
     ·蒙脱石/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第64-65页
     ·高岭土/DOM 复合体对PAHs 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1 结论第67-69页
 2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第69页
 3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有机物研究
下一篇:制革厂清洁生产中的废水深度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