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 维吾尔医药发展概况 | 第8-9页 |
2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 第9-17页 |
·挥发油 | 第9-11页 |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 第9-11页 |
·挥发油的测定方法 | 第11页 |
·脂肪酸 | 第11-12页 |
·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 第12页 |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 第12页 |
·多糖 | 第12-15页 |
·多糖的药理作用 | 第13页 |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 第13-15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微量元素 | 第15-17页 |
·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 第16页 |
·样品的消化方法 | 第16-17页 |
3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简介 | 第17-18页 |
·肉豆蔻简介 | 第17-18页 |
·肉豆蔻衣简介 | 第18页 |
4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肉豆蔻挥发油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8-19页 |
·肉豆蔻挥发油的包合技术研究 | 第19页 |
·肉豆蔻其他成分的研究 | 第19-20页 |
·肉豆蔻的炮制研究 | 第20页 |
·肉豆蔻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20-21页 |
·肉豆蔻的用途 | 第21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肉豆蔻及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 | 第22-37页 |
第一节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豆蔻衣挥发油提取工艺 | 第22-24页 |
·主要材料与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影响挥发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选择 | 第22页 |
·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提取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页 |
·最佳提取条件的验证 | 第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挥发油的GC–MS 分析 | 第24-30页 |
·主要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挥发油提取 | 第24-25页 |
·药材的预处理 | 第24页 |
·肉豆蔻挥发油的提取 | 第24页 |
·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提取 | 第24-25页 |
·气相色谱–质谱工作条件 | 第25页 |
·色谱条件 | 第25页 |
·质谱条件 | 第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30页 |
第三节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30-34页 |
·主要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31页 |
·挥发油提取方法 | 第31页 |
·供试菌悬液及无菌滤纸片的制备 | 第31页 |
·供试菌的制备 | 第31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31页 |
·无菌滤纸片的制备 | 第31页 |
·抑菌活性测定 | 第31页 |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页 |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 第32页 |
·两种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第四节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挥发油对油脂的抗氧化性研究 | 第34-37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 第34页 |
·硫代硫酸钠溶液 | 第34页 |
·淀粉指示剂 | 第34页 |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提取 | 第34页 |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挥发油的抗氧化性测定 | 第34-35页 |
·样品处理 | 第34-35页 |
·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 第37-47页 |
第一节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脂肪酸成分的GC–MS 分析 | 第37-42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37页 |
·脂肪酸提取 | 第37页 |
·甲酯化 | 第37-38页 |
·气相色谱-质谱工作条件 | 第38页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质谱条件 | 第38页 |
·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第二节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脂肪酸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 第42-47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脂肪酸的提取及溶液的配制 | 第43页 |
·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 | 第43-44页 |
·实验原理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亚硝胺合成抑制率的测定 | 第44页 |
·实验原理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两种脂肪酸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 | 第44-45页 |
·两种脂肪酸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抑制率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其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 第47-55页 |
第一节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7页 |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 第47-48页 |
·多糖的提取 | 第47-48页 |
·粗多糖的制备 | 第48页 |
·多糖的精制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样品测试方法 | 第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1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48-4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9-50页 |
·换算因子的测定 | 第50页 |
·样品多糖含量分析 | 第50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50页 |
·显色稳定性实验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 | 第52-55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2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2页 |
·多糖溶液 | 第52页 |
·磷酸缓冲溶液 | 第52页 |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Fenton 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 | 第52-53页 |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肉豆蔻与肉豆蔻衣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 第55-59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55页 |
·干法灰化 | 第55-56页 |
·测定条件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7页 |
·肉豆蔻和肉豆蔻衣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 | 第56页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