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现代性研究著作和论文及其主要内容 | 第6-8页 |
一、国内研究著作 | 第6-7页 |
二、国外研究著作 | 第7-8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与现代性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8-10页 |
第一章 理解"现代性"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词义学考察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西方传统理论中的现代性 | 第11-16页 |
一、现代性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康德的启蒙概念 | 第12-14页 |
三、黑格尔的主体性哲学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的彰显 #n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不同解读方式 | 第17-19页 |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底蕴——生存论哲学 | 第19-23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对宗教神学的现代性审视 | 第23-28页 |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揭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 第24-26页 |
第三节 马克思的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思想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现代性考察 | 第28-41页 |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的意义: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 第30-34页 |
一、异化与对象化 | 第30-31页 |
二、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 第31-32页 |
三、对私有财产本质的揭示 | 第32-34页 |
第三节 资本概念的提出的意义 | 第34-41页 |
一、社会关系的转变 | 第34-36页 |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 第36-38页 |
三、资本的本质及后果 | 第38-41页 |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现代性考察的当代启示 | 第41-47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 第41-44页 |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