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6页 |
·课题背景 | 第16-18页 |
·防屈曲支撑的起源 | 第18-19页 |
·防屈曲支撑的研究现状 | 第19-33页 |
·防屈曲支撑构件的研究 | 第19-28页 |
·防屈曲支撑框架的研究 | 第28-33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2章 全钢防屈曲支撑构件设计方法 | 第36-73页 |
·引言 | 第36页 |
·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设计 | 第36-43页 |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 | 第37-40页 |
·十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性 | 第40-43页 |
·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性设计 | 第43-58页 |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内芯对外套管的挤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44-52页 |
·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外套管的临界屈曲荷载 | 第52-56页 |
·保证一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性的外套管厚度 | 第56-57页 |
·十字形内芯防屈曲支撑的局部稳定性 | 第57-58页 |
·内芯板局部稳定性设计 | 第58-63页 |
·边界条件 | 第58页 |
·内芯板弹性屈曲理论分析 | 第58-60页 |
·内芯板弹塑性屈曲理论分析 | 第60-63页 |
·防屈曲支撑的疲劳寿命 | 第63-71页 |
·防屈曲支撑的最大局部应变 | 第63-65页 |
·光滑试样的应变-寿命曲线 | 第65页 |
·防屈曲支撑的疲劳寿命 | 第65-66页 |
·理论与实验的对比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3章 全钢防屈曲支撑有限元模拟 | 第73-98页 |
·引言 | 第7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内芯对外套管的挤压作用 | 第74-82页 |
·内芯的变形过程及对外套管的挤压作用 | 第74-77页 |
·内芯对外套管挤压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81页 |
·有限元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 | 第81-82页 |
·外套管的承载力分析 | 第82-84页 |
·外套管长度方向的应变分布 | 第82-83页 |
·影响外套管承载力的因素 | 第83-84页 |
·构造参数对防屈曲支撑宏观性能的影响 | 第84-90页 |
·摩擦力的影响 | 第84-86页 |
·内芯初弯曲的影响 | 第86-87页 |
·间宽比的影响 | 第87-88页 |
·宽厚比的影响 | 第88-89页 |
·约束比的影响 | 第89页 |
·厚度比的影响 | 第89-90页 |
·防屈曲支撑临界约束比的确定 | 第90-94页 |
·临界约束比的影响因素 | 第90-92页 |
·防屈曲支撑的临界约束比 | 第92-94页 |
·一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设计方法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4章 十字形内芯全钢防屈曲支撑构件及子系统足尺试验 | 第98-135页 |
·引言 | 第98页 |
·工程背景 | 第98-100页 |
·防屈曲支撑设计 | 第100-106页 |
·设计要求 | 第100页 |
·防屈曲支撑设计过程 | 第100-106页 |
·防屈曲支撑制作过程 | 第106-109页 |
·防屈曲支撑构件足尺试验 | 第109-120页 |
·材料性能试验 | 第109页 |
·BRB-1 试件设计 | 第109-111页 |
·BRB-1 试验方案 | 第111-112页 |
·BRB-1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112-115页 |
·BRB-2 试件设计 | 第115-116页 |
·BRB-2 试验方案 | 第116-117页 |
·BRB-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117-120页 |
·防屈曲支撑子系统足尺试验 | 第120-134页 |
·BRB-3 试件设计 | 第120-122页 |
·子系统试验装置及其安装 | 第122-127页 |
·子系统试验加载制度 | 第127-129页 |
·子系统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129-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5章 某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135-154页 |
·引言 | 第135页 |
·结构概况 | 第135-136页 |
·结构模型 | 第136-138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136-137页 |
·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137-138页 |
·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138-152页 |
·地震记录的选取和调整 | 第138-140页 |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 | 第140-144页 |
·地震动特征对防屈曲支撑结构的影响 | 第144-146页 |
·地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框架能量分析 | 第146-149页 |
·防屈曲支撑框架与普通中心支撑框架地震反应比较 | 第149-152页 |
·本章小节 | 第152-154页 |
第6章 梁柱刚接防屈曲支撑框架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 | 第154-168页 |
·引言 | 第154页 |
·地震动输入能量的估计 | 第154-156页 |
·设计方法 | 第156-160页 |
·设计原则及假设 | 第156页 |
·设计步骤 | 第156-160页 |
·设计算例 | 第160-166页 |
·框架模型和设计条件 | 第160-161页 |
·防屈曲支撑框架的设计过程 | 第161-165页 |
·设计方法检验 | 第165-166页 |
·本章小节 | 第166-168页 |
结论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1页 |
附录 | 第181-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3-186页 |
致谢 | 第186-188页 |
个人简历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