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导论第11-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7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戒定慧概述第21-33页
 一、戒定慧的起源和发展第21-24页
  (一) 戒定慧的起源第21-22页
  (二) 戒定慧的发展历程第22-24页
 二、戒定慧的内涵第24-27页
  (一) 戒的名义与种类第24-26页
  (二) 定的名义与种类第26页
  (三) 慧的名义与种类第26-27页
 三、戒定慧之间的关系第27-33页
  (一) 定慧并重第27-30页
  (二) 戒定慧相辅相成第30-33页
第二章 戒定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特色第33-64页
 一、戒定慧教育的核心理念第33-47页
  (一) "觉悟"教育第33-35页
  (二) "自觉"教育第35-42页
  (三) "觉他"教育第42-47页
 二、戒定慧教育中的教学理念第47-51页
  (一) 教师观与学生观第47-49页
  (二) 教法观与学法观第49-51页
 三、戒定慧教育的特色第51-64页
  (一) 以戒为师第51-56页
  (二) 自净其意第56-60页
  (三) 以慧立业第60-64页
第三章 戒定慧教育的原则和方式第64-98页
 一、戒定慧教育的指导性原则第64-80页
  (一) 四摄法第64-68页
  (二) 四悉檀第68-72页
  (三) 六度法第72-80页
 二、戒定慧教育的主动性方式第80-98页
  (一) 归向"善知识"第82-86页
  (二) 归依"自性三宝"第86-89页
  (三) 实施"四依法"第89-94页
  (四) 实践"六合法"第94-98页
第四章 戒定慧教育对当今佛教教育及世俗教育的启示第98-104页
 一、戒定慧教育对当今佛教教育的启示第98-101页
  (一) 提升学僧的僧格第98-99页
  (二) 使佛教正法久住第99-101页
 二、戒定慧教育对当今世俗教育的启示第101-104页
  (一) 培养健全人格第101-103页
  (二) 完善教育方法第103-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3页
后记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汉族人2型糖尿病与代谢综合症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下一篇: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