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1 橘小实蝇 | 第13-15页 |
| ·分布及危害 | 第13页 |
| ·发生规律 | 第13-14页 |
| ·防治措施 | 第14-15页 |
| ·植物检疫 | 第14页 |
| ·农业防治 | 第14页 |
| ·化学防治 | 第14页 |
| ·引诱剂防治 | 第14-15页 |
| 2 昆虫肠道微生物 | 第15-19页 |
|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种类 | 第15-17页 |
| ·昆虫肠道微生物对宿主昆虫的作用 | 第17-19页 |
| ·为宿主提供必需的营养 | 第17-18页 |
| ·参与氮素循环 | 第18页 |
| ·解毒和防御作用 | 第18-19页 |
| 3 实蝇共生菌或肠道微生物 | 第19-20页 |
| 4 16S rDNA的PCR-DGGE分析 | 第20-22页 |
| ·16S rDNA基因简介 | 第20-21页 |
| ·DGGE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DGGE的应用 | 第22页 |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6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细菌分子多态性分析 | 第25-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9页 |
| ·橘小实蝇成虫 | 第25页 |
| ·培养基、常用试剂及抗生素的配制 | 第25-28页 |
| ·常用仪器和设备 | 第28页 |
| ·引物序列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8页 |
|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解剖 | 第29页 |
| ·肠道微生物总DNA提取 | 第29页 |
| ·细菌16S rDNA片段的扩增 | 第29-30页 |
| ·细菌16S rDNA片段的克隆 | 第30-34页 |
| ·PCR反应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34-36页 |
| ·DGGE分离后PCR产物的电泳条带分析及测序 | 第36页 |
| ·序列统计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36-37页 |
| ·序列登录号 | 第37-3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 ·橘小实蝇成虫解剖 | 第38页 |
| ·肠道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PCR再扩增 | 第39-40页 |
| ·三个种群肠道细菌基因文库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40-49页 |
| ·三个种群肠道细菌基因文库构建 | 第40页 |
| ·三个细菌16S rDNA文库的多样性分析 | 第40-42页 |
| ·三个细菌16S rDNA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2-48页 |
| ·三个细菌16S rDNA文库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2页 |
| 第三章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52-6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 ·研究方法 | 第52-55页 |
| ·橘小实蝇成虫的解剖 | 第52页 |
| ·成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培养 | 第52页 |
| ·细菌DNA抽提及16S rRNA片段的扩增 | 第52-53页 |
| ·PCR产物的DGGE电泳分析 | 第53页 |
| ·DGGE分离后的PCR产物的电泳条带分析及测序 | 第53-54页 |
| ·序列统计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54页 |
| ·序列登录号 | 第54-55页 |
| ·肠道可培养细菌的菌落形态观察 | 第55页 |
| ·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 | 第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 ·肠道可培养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55-56页 |
| ·可培养细菌的DGGE电泳及序列分析 | 第56-58页 |
| ·可培养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58-61页 |
| ·可培养细菌的纯培养菌落特征 | 第61-62页 |
| ·可培养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62-64页 |
| ·可培养细菌的菌种名称 | 第64-65页 |
| 3 讨论 | 第65-67页 |
| 第四章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细菌对寄主的引诱作用研究 | 第67-7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 ·供试菌种 | 第67页 |
| ·研究方法 | 第67-69页 |
| ·供试菌种对橘小实蝇的室内和野外引诱实验 | 第67-68页 |
| ·引诱实验的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 ·室内引诱效果分析 | 第69-70页 |
| ·野外引诱效果分析 | 第70-71页 |
| 3 讨论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橘小实蝇成虫肠道细菌对寄主寿命和死亡率的影响研究 | 第73-7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 ·供试菌种 | 第73-74页 |
| ·研究方法 | 第74-75页 |
| ·供试菌种对橘小实蝇的生理功能实验 | 第74-75页 |
|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7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77页 |
| ·肠杆菌科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饲喂对橘小实蝇寿命和死亡率的影响 | 第75-77页 |
| 3 讨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92页 |
| 附录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