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器官建模及计算机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论文概要和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2. 建立玉米生长模型 | 第13-21页 |
·产量目标模型 | 第13-17页 |
·光合生产潜力函数 | 第14-15页 |
·温度订正函数 | 第15页 |
·水分订正函数 | 第15-16页 |
·综合管理函数 | 第16-17页 |
·水分动态管理模型 | 第17-21页 |
·田间潜在蒸散量 | 第18-19页 |
·有效降雨量 | 第19-21页 |
3. 器官建模和软件设计 | 第21-29页 |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第21-22页 |
·玉米形态模拟 | 第22-26页 |
·建模采用的算法 | 第22-23页 |
·玉米形态数据库建立 | 第23-24页 |
·玉米器官几何建模设计 | 第24-25页 |
·计算机程序实现及效果 | 第25-26页 |
·产量预测和水分管理 | 第26-29页 |
·产量预测 | 第27-28页 |
·水分管理 | 第28-29页 |
4 用模糊识别优化模型 | 第29-37页 |
·模式识别 | 第29-31页 |
·模式识别 | 第29-30页 |
·模式识别方法 | 第30页 |
·模式识别应用 | 第30-31页 |
·隶属度和隶属度函数 | 第31-32页 |
·模糊识别 | 第32-37页 |
·模糊数学 | 第32-34页 |
·模糊模式识别 | 第34-37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