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土壤有机碳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土壤有机碳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种植体系中碳素流动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MSC 确定与计算 | 第18页 |
·秸秆根茬碳还田量的计算 | 第18-19页 |
·畜粪尿碳还田量的计算 | 第19页 |
·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的计算 | 第19页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计算 | 第19页 |
·土壤有机质年均变化量的计算 | 第19-20页 |
·参数确定和数据的获取 | 第20-24页 |
·黄淮海地区大田土壤参数的确定 | 第20-22页 |
·黄淮海地区菜田和果园土壤参数的确定 | 第22-23页 |
·数据获取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8页 |
·黄淮海地区关于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定位试验中的碳氮关系 | 第24-28页 |
·长期定位试验中碳氮投入与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 | 第24-26页 |
·长期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碳氮投入的关系 | 第26-28页 |
·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氮肥施用量下的MSC | 第28页 |
·本节小结 | 第28页 |
·黄淮海地区秸秆根茬还田量与大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 | 第28-40页 |
·根系分泌物对根部碳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1980-2005 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秸秆根茬总量变化 | 第29页 |
·1980-2005 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单位面积秸秆根茬碳还田量 | 第29-32页 |
·1980-2005 年黄淮海地区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 第32-38页 |
·影响黄淮海地区大田土壤碳投入的情景假设 | 第38-39页 |
·本节小结 | 第39-40页 |
·黄淮海地区人畜粪尿产生量以及菜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 | 第40-44页 |
·黄淮海三省两市1980 年-2005 年人畜粪尿产生量 | 第40-42页 |
·黄淮海地区菜田2000-2005 年单位面积碳还田量 | 第42页 |
·菜田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 | 第42-43页 |
·菜田土壤有机质与碳投入的关系 | 第43-44页 |
·本节小结 | 第44页 |
·黄淮海地区果园土壤中人畜粪尿还田量及有机质变化情况 | 第44-48页 |
·2000-2005 年果园单位面积碳还田量 | 第45页 |
·1999-2005 年果园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 | 第45-46页 |
·2000-2005 年果园土壤有机质与碳投入的关系 | 第46页 |
·菜园与果园的比较 | 第46-47页 |
·本节小结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51页 |
·根系分泌物对秸秆根茬腐殖化系数的影响 | 第48页 |
·氮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措施 | 第49-5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