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基于GIS的村域农田生产系统评价与植被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目的意义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第13-17页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进展与现状第13-15页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进展与现状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7-22页
     ·地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第17-20页
     ·克里格(Kriging)空间插值法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22-29页
   ·研究区土地资源背景第22-23页
     ·研究样区背景第22页
     ·气候水文状况第22页
     ·地质地貌状况第22-23页
     ·植被状况第2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页
     ·数据采集第23页
     ·数据处理第23页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与结构分析第23-26页
     ·农用地结构与分析第24-25页
     ·建设用地结构第25-26页
     ·未利用地结构第26页
   ·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分析第26-27页
     ·土地利用率第26页
     ·垦殖指数第26页
     ·种植指数第26页
     ·森林覆盖率第26-27页
     ·土地载畜量第27页
   ·土地资源质量分析第27页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降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下第27页
     ·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所占比例大第27-28页
     ·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第28页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严重第28-29页
第三章 土壤特征要素空间变异与植被生产力分析第29-38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样品采集第29页
     ·样品分析第29-30页
     ·作物产量调查第30页
   ·研究区土壤特征要素的空间变异分析第30-34页
     ·土壤特征要素空间分布的变异性分析第30-33页
     ·土壤特征要素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土壤特征要素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分析第34-37页
   ·土地分级与区划第37-38页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资源植被优化配置模式构建第38-49页
   ·土地资源植被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的原则第38-39页
   ·土地资源植被配置模型的选择第39页
   ·研究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39-43页
   ·土地植被配置模型的建立与模型模拟分析第43-48页
     ·数学模型的变量设置第43页
     ·模拟情景第43-44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作物配置模型的情景分析第46-48页
   ·作物优化配置的土地资源利用比较分析与选择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1页
   ·建立了研究区土地资源GIS 电子地图,明确了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因素第49页
   ·明确了坝上地区典型地貌土壤特征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提出了以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为指标进行农田生产力区划的依据第49-50页
   ·依据农田土壤质地区划,建立了基于 GIS 的小流域植被配置模型,提出了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植被配置方案第50-51页
第六章 讨论第51-54页
   ·GIS 地籍管理与利用规划的优势第51页
   ·以质地为核心的土地评等定级的实用性第51页
   ·线性规划方法的静态决策性与土壤-作物生产关系的非线性第51-52页
   ·农田作物生产规划的阶段性和规模经营、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等对植被配置的影响第52页
   ·区域退耕生态建设与农作经济效益的关系、马铃薯生产的土壤扰动与冬春季节植被覆盖固土减尘的关系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藻肥原料中褐藻黄素的分离纯化
下一篇:黄淮海地区不同作物体系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