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商业秘密的内涵分析 | 第8-13页 |
(一) 英美法系中的“商业秘密” | 第8-9页 |
(二) 大陆法系中的“商业秘密” | 第9-10页 |
(三) 国际组织中的“商业秘密” | 第10-11页 |
(四) 我国法中的“商业秘密” | 第11-13页 |
二、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商业秘密的立法分析 | 第13-16页 |
(一) 商业秘密立法的总体分析 | 第13-14页 |
1. 集中式立法 | 第13页 |
2. 分散式立法 | 第13页 |
3. 混合式立法 | 第13-14页 |
(二) 典型国家及地区商业秘密立法的具体分析 | 第14-16页 |
1. 美国模式——以商业秘密法为核心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 第14页 |
2. 德国模式——和以竞争法为核心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 第14页 |
3. 我国台湾模式——专门商业秘密法和竞争法相配合 | 第14-16页 |
三、我国商业秘密现行立法的局限性 | 第16-17页 |
四、我国商业秘密的立法分析及其完善 | 第17-32页 |
(一) 当前应完善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 第17-21页 |
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 第17-19页 |
2.合同法的保护 | 第19-20页 |
3. 劳动法的保护 | 第20页 |
4. 刑法的保护 | 第20页 |
5. 民事诉讼法的保护 | 第20-21页 |
(二) 待条件成熟后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 第21-32页 |
1. 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的意义 | 第21-23页 |
2. 商业秘密保护法立法的主要原则 | 第23-24页 |
3. 商业秘密保护法侵权救济途径的完善 | 第24-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