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红豆杉概述 | 第7页 |
·紫杉醇概述 | 第7-14页 |
·紫杉醇发现及历史 | 第7-8页 |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 第8-9页 |
·紫杉醇的药理及临床作用 | 第9-10页 |
·紫杉醇的的检测技术进展 | 第10-11页 |
·紫杉醇的生产现状 | 第11-14页 |
·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内生真菌概述 | 第14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14-15页 |
·次生代谢及其主要途径 | 第15-16页 |
·药用内生真菌资源的应用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产抗肿瘤活性物质红豆杉内生真菌的筛选 | 第19-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1页 |
·材料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20页 |
·仪器 | 第20-21页 |
·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21-22页 |
·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21页 |
·菌种纯化 | 第21页 |
·红豆杉内生真菌的保存 | 第21-22页 |
·菌种培养及产物提取 | 第22-24页 |
·菌种液体摇床培养 | 第22页 |
·产物提取 | 第22页 |
·菌种培养结果与讨论 | 第22-24页 |
·目标菌株的色谱筛选 | 第24-30页 |
·薄层色谱(TLC)分析 | 第24-25页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目标菌株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筛选 | 第30-33页 |
·待测肿瘤细胞 | 第30页 |
·待测产物的提取和制备 | 第30页 |
·肿瘤细胞的培养 | 第30-31页 |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分析 | 第3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红豆杉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第35-4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5-37页 |
·菌种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页 |
·试剂 | 第35-36页 |
·仪器 | 第36-37页 |
·菌种培养及产物提取 | 第37-38页 |
·化合物分离与纯化 | 第38页 |
·化合物鉴定 | 第38-41页 |
·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9-40页 |
·化合物药效基础及用途阐述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图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