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粒白钨矿浮选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钨资源概况 | 第9-13页 |
| ·钨及钨的应用 | 第9-10页 |
| ·世界钨矿资源储量及矿产资源分布 | 第10页 |
| ·我国钨资源概况 | 第10-11页 |
| ·我国白钨矿资源前景 | 第11-13页 |
| ·白钨矿选别回收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白钨矿浮选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抑制剂组合使用及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 ·微细粒矿物回收现状 | 第19-23页 |
| ·微细粒矿物回收特点 | 第19-20页 |
| ·微细粒浮选方法及应用前景 | 第20-22页 |
| ·微细粒浮选设备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 ·试验样品 | 第25-27页 |
| ·单矿物试样 | 第25-27页 |
| ·人工混合矿制备 | 第27页 |
| ·试验药剂及仪器设备 | 第27-29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 ·浮选试验 | 第29页 |
| ·矿物表面动电位测定 | 第29页 |
| ·矿物表面接触角测定 | 第29-30页 |
| ·外光谱测定 | 第30页 |
| ·浊度测定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矿物粒度与矿物可浮性关系研究 | 第31-34页 |
| ·不同粒级矿物可浮性研究 | 第31-32页 |
| ·不同粒级萤石和方解石对微细粒白钨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微细粒单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 | 第34-56页 |
| ·捕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4-44页 |
| ·阴离子捕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4-39页 |
| ·阳离子捕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影响 | 第44-52页 |
| ·有机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无机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 ·混合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 ·人工混合矿试验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矿物的浮选行为机理研究 | 第56-86页 |
| ·矿物表面电性变化的研究 | 第56-69页 |
| ·pH值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油酸钠对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58-63页 |
| ·抑制剂对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 第63-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69-76页 |
| ·矿物的分散与聚团行为研究 | 第69-71页 |
| ·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能 | 第71-76页 |
| ·小结 | 第76页 |
| ·矿物表面与药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 | 第76-86页 |
| ·药剂红外光谱图 | 第76-79页 |
| ·矿物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 | 第79-81页 |
| ·矿物与抑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 | 第81-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