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注释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11-1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1页 |
·病例采集时间 | 第11页 |
·病例资料来源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页 |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第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脱落病例的标准 | 第12页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2-13页 |
·病例分组 | 第13页 |
·给药方法 | 第13页 |
·疗程 | 第13页 |
·观测指标 | 第13-14页 |
·疗效判定 | 第14-16页 |
·肿瘤客观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页 |
·相关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15页 |
·生活状态评价 | 第15页 |
·放射性损伤 | 第15-1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7-24页 |
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的比较和分析 | 第17-19页 |
·两组病例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 第17页 |
·两组病例病程分布情况比较 | 第17-18页 |
·两组病例病理分型比较 | 第18页 |
·两组病例组织学类型分布比较 | 第18页 |
·两组病例钡餐X线瘤体长度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可比性分析 | 第19页 |
2 结果及分析 | 第19-24页 |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的比较 | 第19-20页 |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第20页 |
·两组病例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时的累积剂量及RTOG临床分级 | 第20-21页 |
·两组病例治疗后瘤体变化情况比较 | 第21-22页 |
·两组病例出现骨髓抑制,主要是WBC出现抑制情况比较 | 第22页 |
·两组病例治疗后生活状况比较 | 第22-2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变化,也无与启膈散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4-34页 |
1 祖国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 | 第24-25页 |
2 现代中医研究 | 第25页 |
3 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研究 | 第25-26页 |
4 中医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认识 | 第26-27页 |
5 导师主要学术思想 | 第27-28页 |
6 启膈散对Ⅱ期食管癌痰气交阻证放疗患者的影响 | 第28-33页 |
·启膈散方药组成、方义分析和中医症候疗效 | 第28-30页 |
·启膈散方药组成、方义分析 | 第28-29页 |
·启膈散的中医症候疗效 | 第29-30页 |
·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放疗反应比较 | 第30-31页 |
·两组患者治疗后瘤体近期疗效情况比较 | 第31-3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状态比较 | 第33页 |
7 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4-35页 |
附表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综述 | 第40-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