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创业型大学的含义、兴起背景及基本特征 | 第16-26页 |
·创业型大学的含义 | 第16-19页 |
·大学的分类 | 第16-17页 |
·创业型大学的含义 | 第17-19页 |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背景 | 第19-22页 |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转化 | 第19-20页 |
·教育类型由学术型向实用型演变 | 第20页 |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 第20-21页 |
·大学资金来源的短缺 | 第21-22页 |
·创业型大学特征 | 第22-26页 |
·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快速响应国家和社会需求 | 第22-23页 |
·创业型大学的教学:科研式教学 | 第23页 |
·创业型大学的服务:服务于社会 | 第23-24页 |
·创业型大学的资金来源:多渠道 | 第24-25页 |
·创业型大学创业文化:师生积极参与 | 第25-26页 |
3. 创业型大学成功因素 | 第26-40页 |
·与公司合作 | 第27-28页 |
·建立科研基地 | 第28-29页 |
·来自工业界的科研资金 | 第29-30页 |
·院系实力 | 第30-31页 |
·学院特色:技术转让办公室,创业家项目,跨学科研究 | 第31-34页 |
·技术转让办公室 | 第32-33页 |
·创业家发展项目 | 第33-34页 |
·跨学科研究中心 | 第34页 |
·大学使命和院系文化 | 第34-36页 |
·历史和传统 | 第36-38页 |
·地理位置:区域技术极的波士顿和坎布里奇 | 第38-40页 |
4. 对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启示 | 第40-46页 |
·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 第40-41页 |
·加强各高等学校危机和经营的意识 | 第41-42页 |
·制定法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 第42-43页 |
·增强高等教育机构与地区发展之间的沟通 | 第43-44页 |
·传播创业文化,用高等教育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