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0页
0. 导论第20-25页
   ·问题的引入第20-21页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第21-22页
   ·研究的方法第22页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第22-23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本论文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第24-25页
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5-38页
   ·财政风险概览第25-32页
     ·财政风险的内涵第25-26页
     ·财政风险的特征第26-29页
     ·财政风险的分类第29-32页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与化解之策第32-36页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第32-34页
     ·地方财政风险的化解之策第34-36页
   ·小结第36-38页
2.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一般分析第38-48页
   ·西部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第38-42页
     ·贫困的概念和西部贫困地区的范围第38-39页
     ·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39-40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状况第40-42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内涵和特征第42-45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内涵第42-43页
     ·县级财政风险的一般特征第43-44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特殊性第44-45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种类第45-48页
3.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现状第48-64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收入风险第48-53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支出风险第53-56页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的赤字和债务风险第56-64页
4.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第64-95页
   ·经济机理——经济状况与财政风险的内在逻辑分析第64-70页
   ·体制机理(1)——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定不清第70-75页
     ·县级政府的"越位"引发的财政风险第71-72页
     ·县级政府的"缺位"引发的财政风险第72-75页
   ·体制机理(2)——财政体制的缺陷第75-80页
     ·分税制的缺陷第75-77页
     ·不完善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第77-80页
   ·行为机理(1)——官员短期行为与财政风险的内在逻辑分析第80-86页
     ·短期行为的微观激励机制第81-85页
     ·短期行为的宏观制度环境第85-86页
   ·行为机理(2)——寻租性腐败与财政风险的内在逻辑分析第86-93页
     ·寻租性腐败的内涵第88-89页
     ·寻租性腐败产生的原因第89-91页
     ·寻租性腐败与财政风险的关系第91-93页
   ·监督体制存在缺陷第93-95页
5.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政策建议第95-110页
   ·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化解县级财政收入风险第95-98页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夯实财政基础第95-97页
     ·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第97-98页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化解县级财政支出风险第98-101页
     ·合理界定县级财政支出范围第98-99页
     ·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第99-100页
     ·推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第100-101页
   ·采取各种措施,化解县级债务风险第101-110页
     ·完善县级直接债务管理体系第104-105页
     ·在全面清查债务的基础上,分类、分期清偿旧债第105-106页
     ·严格控制县级新增债务规模第106-107页
     ·建立财政偿债基金和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第107-110页
6.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制度安排第110-124页
   ·规范政府职能第110-116页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110-112页
     ·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第112-116页
   ·完善监督体系第116-117页
   ·制度创新,治理寻租性腐败第117-119页
   ·完善对官员的考核晋升制度第119-124页
     ·增强县级官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第119-120页
     ·改革现行的考核机制第120-122页
     ·对官员任期制进行改革,并建立离任官员责任追查制度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1页
后记致谢第131-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中国贸易条件变动中美国因素的影响--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分析